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3篇
  免费   2029篇
  国内免费   2865篇
测绘学   1000篇
大气科学   2133篇
地球物理   2135篇
地质学   4954篇
海洋学   1557篇
天文学   354篇
综合类   928篇
自然地理   135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548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FENG Yan  HE Daming 《地理学报》2006,16(3):271-276
With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grow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ssues on the shared water allocation and the transboundary eco-security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major problems on transboundary waters in different sub-regions of Asia, such as water shortage, transboundary waters pollution, fragile eco-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Then, the key scientific issues to be concerned in the next study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es of th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ocus fields are raised: (1) unpredicted changes of the hydrologic and water system,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allocation of the sharing waters by global changes; (2) mod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ivers on th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water laws or regulations, policies, the relative experiences and the case studies; (3) quantificational assessment on environmental flow, available wat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 system; (4) studies on transboundary aquatic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supervision and treatment under the rules and principles accepted by the riparian states; (5) issues on transboundary compensation at the rules of “payments for using”, “payments for harm” and “compensation for benefit”; (6) using advanced 3S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72.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的资料研究了该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6方面的作用。双储集层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演化过程经历了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和第二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73.
通过试验对悬挂钢尺、GPS测高和全站仪垂直测高三种高程传递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精度比较,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4.
针对航天INSAR主、辅影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加大匹配窗口、加大锚点间隔的匹配策略,以提高匹配的可靠性和速度.在匹配过程中,综合利用轨道参数和强度影像金字塔进行粗匹配,并对强度影像采用相关系数与最小二乘相结合的双向匹配方案,实现了自动、快速、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航天INSAR复影像匹配.最后总结了航天INSAR复影像匹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5.
本文介绍了大范围卫星影像彩色镶嵌图的制作流程.对于大范围卫星影像彩色镶嵌图制作的技术难点(去云、拼接、调色),文章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提出技术解决办法.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制作了两幅全国彩色影像镶嵌图:一幅为红波段(B1)、绿波段(B4)和蓝波段(B3)构成的真彩色合成影像:一幅为红波段(B1).近红外波段(B2)和蓝波段(B3)构成的假彩色合成影像.两幅影像色彩精美,信息量丰富.  相似文献   
176.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77.
在低速层速度(地表直达波)已知的条件下,利用生产炮初至信息,用加权最小平方法和共轭梯度法建立的折射静校正数学模型,迭代求取长波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在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虚假小幅度构造问题及改善剖面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8.
南海西南部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回剥法和局部均衡模式研究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的沉降史,并探讨了该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曾母盆地自早中新世以来经历了17.5-11.6Ma、11.6-5.5Ma、5.5-3.0Ma和3.0-0Ma的4次快速沉降作用,其构造演化受控于曾母地块与南沙地块及婆罗洲地块的碰撞和盆地两侧的万安-卢帕尔断裂与廷贾走滑断裂的综合作用,可划分为南北双向挤压(晚始新世-早中新世)、走滑改造(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区域沉降(上新世-第四纪)3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9.
多源遥感技术在汝箕沟煤田火区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空间分辨率的Quickbird卫星图像和高光谱分辨率的OMIS Ⅰ航空高光谱图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细分光谱仪、红外测温计等地面遥感技术,对宁夏汝箕沟煤田的煤火现状进行了定量调查分析及动态监测,查明了煤田煤火的范围、强度,分析了不同时期煤田火区的变化规律,评价了火区治理效果并对后续灭火工作提出建议,为火区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0.
江西“4·12”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郭艳  应冬梅  刘冬梅 《气象》2005,31(11):47-51
通过分析江西省2003年4月12日降雹天气过程中,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CINRAD-SA多普勒雷达资料的演变特征,归纳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几个着眼点和指标.发现应用弓状回波、TBSS、“逆风区”、低层中尺度辐合线、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及冰雹指数的变化能有效地指导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并有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