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1篇
  免费   2334篇
  国内免费   3247篇
测绘学   1410篇
大气科学   1816篇
地球物理   2455篇
地质学   6349篇
海洋学   1455篇
天文学   385篇
综合类   1042篇
自然地理   134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709篇
  2017年   658篇
  2016年   697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99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滇西龙川江盆地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川江盆地是滇西主要的铀矿赋矿盆地之一,现已探明一批砂岩型铀矿床。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系列编图,运用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对龙川江盆地的基本特征及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认为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西部斜坡带,赋存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砂体中,且与潜水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2.
晚新生代温泉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腹地在南北向挤压、东西向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沿南北向边界走滑断层,经边界正断层和内部张剪断层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近南北向单断单剪楔形半地堑活动沉积盆地。它可能代表了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第三期强烈挤压隆升事件,是侧向向东剪切挤出的结果。笔者以盆地充填序列和TL、ESR测年资料为主要依据,推测唐古拉山在300~250ka前后全面进入冰冻圈;而以温泉活动沉积盆地为代表的中更新世晚期(224.0~150.2ka)的冰碛一冰水堆积则对应于青藏高原第三期隆升的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中更新世晚期一晚更新世中期(144.0~56ka)为湖相沉积;晚更新世中期至今(35~0ka)对应于高原缓慢隆升与夷平发育阶段。长江溯源在35ka切割通天河盆地,形成通天河;而在16kat浸蚀切穿雁石坪一温泉兵站峡谷,形成布曲河。  相似文献   
163.
在对唐古拉山口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位观测资料和TL、^10B-^26Al-^21Ne及^14C测年数据,对区内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划分出二次冰期(即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末次冰期)和二次全新世冰进(即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所以未发育冰川。但在唐古拉山口地区,截止目前还未找到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的冰川遗迹,由于高原隆升的滞后性和冰川发育的延滞效应及“亚洲干极”的耦合,推测仍只发育局部冰川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古今雪线由高原边缘向腹地升高,唐古拉山地区高出边缘1500m左右,生动表现了“亚洲干极”的作用;广泛分布的湖群说明羌塘地区是一个大江大河尚未伸入的内流地区,意味着青藏高原是个年青的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对高原腹地引起的干旱化过程和水分严重不足,使唐古拉山地区的冰川自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冰川规模一次比一次明显地减小。  相似文献   
164.
根据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探地雷达检测结果,结合路基实际工程地质资料及沉降观测值,分析出造成此病害的原因是桥与路之间沉降差异所致,故搭板与垫层和垫层与路基之间产生了脱空,造成桥搭板、垫层碎裂而出现了桥头跳车病害.针对病害根源,采用了压密注浆进行搭板加固及重新摊铺沥青混合料进行调坡处理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5.
何渊  李亮  黄金廷  范基姣 《地下水》2005,27(6):454-456
本文通过对渭北东部岩溶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对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占补给水源的74.3%.西部岩溶裸露区为岩溶水的直接补给区,其周边浅埋区为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东南部的岩溶中-深埋区为岩溶水的径流排泄区.  相似文献   
166.
闫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Z1):125-130
通过对潘西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实际揭露情况综合分析,对奥灰突水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受奥灰水严重威胁的19层煤的开采提出了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67.
等距等高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等距等高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这种高程测量方法的精度,通过计算和作图表示,可直观地反映在不同条件下的精度变化情况,讨论了代替国家等级水准测量的范围和条件,可供生产实际和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基于地理认知的GIS数据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邬伦  王晓明  高勇  刘瑜  史文中 《遥感学报》2005,9(5):583-588
将G IS相关认知活动分为类型分层、实体分层和地理实体的具体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G IS数据元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该数据元模型可以较好的实现地理数据不同层次的语义表达及数据间一定程度语义关系的表达,并有利于不同尺度地理分析和决策所需相关地理信息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69.
Assessing Similarity of Geographic Processes and Event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spatiotemporal data collected from satellite imagery and other remote sensor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enhanced analysis of geographic phenomena. Much of the new data includes regular snapshots of the environment. Comparison of these snapshot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to the phenomena of interest. However, conventional GIS data models and analytical tools lack capabilities to adequately handle massive multidimensional data.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ools necessary to meet such challenges is query support to retrieve and summarize data according to dynamic geographic phenomena, such as geographic events and processes, of interest. Such query support depends upon abilities to assess spatiotemporal similarity so that data representing geographic events that exhibit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est can be identified in a GIS database. To this e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to assess similarity of geographic events and processes (such as storms) based on their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e developed six indices to captur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 events and applied the Dynamic Time Warping method to temporal sequences of the six indices to examine the similarity among these events. With a case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e proposed indices and method capable of comparing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s as recorded in a GIS database and categorizing spatiotemporal data into groups of events according to their behavior in space and time.  相似文献   
170.
2005年5月30日和6月8日,韩国环境部和气象厅分别举行了“韩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Korean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KPCC)成立大会,韩国环境部长官郭决镐和气象厅厅长申庆燮参加了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