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3篇
  免费   2308篇
  国内免费   3451篇
测绘学   1204篇
大气科学   2684篇
地球物理   3713篇
地质学   9037篇
海洋学   2509篇
天文学   1883篇
综合类   1169篇
自然地理   175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809篇
  2021年   1029篇
  2020年   949篇
  2019年   1006篇
  2018年   1208篇
  2017年   1123篇
  2016年   1112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1186篇
  2012年   1136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1095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004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7篇
  1975年   22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方差—协方差分量极大似然估计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於宗俦 《测绘学报》1994,23(1):6-13
本文由概括平差函数模型出发,按极大似然做估计原则导出了适用于所有平差函数模型的方差分量估计的通用公式,由K.Kubik和C.R.Koch所导出的两个公式都是它的特例。  相似文献   
992.
杨成彬  郑祖光  王雨 《大气科学》1994,18(Z1):810-819
本文采用二维板对称高截断谱模式研究了环境温度场和偶度场对台风发生、发展的影响,指出整层平均的环境温度场的水平梯度和涡度场是影响台风重要因子。较强的环境温度汤梯度的作用类似于水平方向不均匀加热场的作用,能造成暖区上升、冷区下沉的热力直接环流,并且温度场的梯度越大,环流越强。对于整层平均的绝对涡度场而言,只有弱的正的平均绝对涡度才有利于台风的维持。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一种测量直径小于1mm的玻璃珠折射率的新技术,其精度可达10-4,比常规的浸液法测量方便而又精确.  相似文献   
994.
应用双光谱云图判识梅雨锋云系降水等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991年梅雨期间的部分GMS红外,可见光数字云图及同时的地面实测降水资料,从分析各等级降水云的二维频数分布着后,探求降水强度与红外,可见光亮度值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用红外,可见光双光谱阈值法判识大暴雨,暴雨,大雨,中小雨4个等级的降水云。  相似文献   
995.
厦门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及污染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厦门市1983-1991年9年春雨,梅雨及台风雨酸度的观测结果,结合各场雨水同步观测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各类型雨水酸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同时依降水的酸化原理估计了外来源及局的地源对厦门酸雨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U–Pb zircon/baddeleyite ages obtained for the Korosten anorthosite-rapakivi granite complex, Ukrainian shield, suggest that different magmatic phases were emplaced during a period of ca. 30 million years as a series of distinct igneous episodes. The earliest 1789.1±2.0 Ma anorthosites were followed by 1781.3±3.2 Ma dykes of plagiogranite porphyries. The emplacement of a major rapakivi granite phase took place at 1767.4±2.2 Ma, and was followed by emplacement of layered intrusions of anorthosites, gabbronorites, diabases and ultrabasic rocks between 1761 and 1758 Ma. The minimum duration of magmatism of about 30 million years, the 6–15 million years interval between igneous pulses, and alternation of discrete episodes of basic and felsie magmatism are common features of major anorthositemangerite-charnockite-rapakivi granite complexes.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gneous activity in the Korosten complex shows that the gabbro-anorthosites and the granites are not comagmatic, although they are possibly cogenetic, and that at least four portions of granitic and basic magmas were generated during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at least 30 million years. The time gap of about 20–25 million years between early basic and later and more voluminous granitic magmatism, characteristic of the Korosten pluton, Wiborg and Salmi batholiths, probably reflects the duration of extensional processes before the generation of large volumes of magma in the lower crust.  相似文献   
997.
The results of two balloon soundings during the summer and autumn of 1993 from the Xianghe Observation Station are being utilized in a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aerosols.The balloon,gondola,instrumentation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are described.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concentration,size ratio,mixing ratio,and size distribution for both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行星齿轮差速机构作为GCF-1500型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的自动同步机构,已经获得成功。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原理和力平衡原理。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应用带通滤波法分析浙江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天气系统。结果表明:(1)分析的五次暴雨过程都与中尺度地面低压有密切联系;(2)中低压是暖性的,有一较强的中尺度水汽辐合中心与它相伴,位于它的北部或东部;(3)暴雨的发生与水汽辐合中心密切相关,暴雨的地点、雨强和水汽辐合中心的位置、强度相对应;(4)地面中低压的发展与300hPa上发散流场和辐散中心的出现,以及对流层内非热成风涡度和上升运动的发展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1982—1983年在甘肃永登地区进行了系列人工大爆破,本文分析研究了甘宁青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求得各种波的平均速度为:V_(?)=6.00公里/秒,V_(?)=3.56公里/秒,V_(pn)=8.16公里/秒,V_(?)=4.54公里/秒。表层直达纵波速度V_o=4.82公里/秒。莫霍界面上的反射波P_M在140—180公里范围比P_g波强10—7倍。並获得该地区的地壳厚度为:(1)甘肃北山的河西堡—高台一带为48.3公里。古浪—张掖—嘉峪关的河西走廊一带为50.2公里。祁连山南麓为53.6公里。(2)青海中南部为54.4公里。(3)甘肃东部的礼县—武都地压为48.7公里。定西—岷县—通谓地区为50.5公里。(4)宁夏六盘山区为51.6公里。六盘山西侧的甘肃静宁为48.6公里,东侧的平凉为47.5公里,东南端的陕西宝鸡为46.1公里。以上的地壳厚度分布显示了青藏高原地壳在东北边缘的递减,以及甘肃东部地区地壳的某些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