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369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气候变暖对呼和浩特地区采暖期能源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2—2007年逐日气温以及采暖期供热部门提供的相关参数,运用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参照采暖供热等相关规范,综合分析了呼和浩特市采暖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采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呼和浩特市采暖期比实际采暖期缩短30d,尤其是在1988年气温发生突变之后,采暖期缩短趋势更加明显。采暖期能耗的高低与采暖度日和采暖期长度关系极为密切。近46年呼和浩特市采暖度日与采暖期长度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说明呼和浩特市冬季寒冷程度减弱,寒冷期变短,如果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采暖能耗。呼和浩特市采暖需求偏多年份88%以上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而约有85%的偏少年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相似文献   
992.
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有效数据区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天线仰角和地球曲率原因, 雷达波束位置在远距离处要比近距离处高。当雷达电磁波能量被部分阻挡时, 回波强度观测值低估; 被完全挡住时, 探测不到地物后的目标。该文利用高分辨率地形高程数据计算波束阻挡率, 确定组网拼图有效数据区域以及波束部分阻挡时的回波强度订正方法。根据业务观测模式VCP11及VCP12的14个仰角值, 在标准大气假定下, 对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已建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的数据有效区域进行计算, 绘制出海拔1500 m, 3000 m和6000 m高度上有效区域图。分析结果表明:CAPPI数据有效范围比等射束高度图更能反映出多普勒天气雷达业务观测范围; 若采用VCP12模式观测, 与采用VCP11或VCP21模式观测相比, 不仅增加低层探测密度, 而且可扩大雷达实际探测距离, 其回波数据更适合于组网拼图。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2010年3月15日02时~16日02时黑龙江省东北部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地形抬升、冷空气、数值预报产品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产生此类暴雪天气的天气学诊断模型,以及出现预报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内蒙古呼伦湖沙丘带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湖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导致湖水水位下降。引起沙丘带的面积逐渐增加。文章基于新巴尔虎右旗30年气象资料变化,试分析呼伦湖沙丘带形成原因。并分析沙丘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一次暴雪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河南省2006年1月18-19日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对此次降雪的水汽条件、温度条件、不稳定条件、风场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水汽的辐合作用是暴雪天气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河南省上空逆温层的上界对应西南气流,下界对应东北气流,这种流场配置对降雪最有利;高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使高低空急流产生两个独立的次级环流,在高空急流出口区,间接环流的北部形成辐合上升气流,十分有利于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总螺旋度的变化对降雪的强度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湿位涡这一物理量的分析发现,与暴雨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MPVl不同,MPV2在这次降雪过程中作用大于MPVl.  相似文献   
996.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  杨明  郭荣芬  白学文 《气象》2008,34(8):87-9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反应谱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以前理论工作的基础上, 导出了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对反应谱的影响. 在美国知名学者Boore等建立的预测公式BJF94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CLB20. 在CLB20中引进了应力场量值tau;0对SA的影响项. BJF94主要是基于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的经验预测公式, 而SEA99是基于全球张性地区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的预测公式. 我们把两者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发现BJF94的预测值lg(Y) 减去0.16个对数单位后, 与SEA99的预测值十分接近. 这说明张性地区的 lg(Y) 较小; 地区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差异上. 如果这个因素在预测公式中能得到适当体现, 同时预测公式中的震级标度都用全球统一的矩震级, 距离都使用多数人倾向使用的断层投影距, 那么预测公式的地区性差异将大大减轻, 以至最后消失, 有可能构造出全球适用的预测公式. 我们的抗震设计直接引用美国研究者发表的反应谱衰减结果(例如BJF94和SEA99), 不会导致太大的误差.    相似文献   
998.
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高轴压比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是关于框架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16个“上”形试件在固定轴向荷载和水平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首先讨论了影响框架柱开裂荷载的因素,接着深入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箍筋形式及配箍特征值等因素对框架柱的延性和位移转角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框架柱轴压比超限问题和轴压比超限时配箍特征值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999.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risk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reality was constructed, which contains 5 second-class indicators and 28 third-class indicators; moreover, the universal risk evaluation model was designed combined with nonlinear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the disaster risk of China’s 31 provinces was evaluated, as well as the urban risk ranking and risk map of 31 provinces were present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make us see the urban risk situation clearly and intuitively, which helps the related department to clearly focus on their work, as well as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ning.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