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为有效了解柑橘种植结构及科学估产,制定合理政策,故快速大面积准确获取柑橘果园面积至关重要.该文针对南方丘陵、山区柑橘的种植特点,利用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GF-1 WFV遥感数据,结合柑橘生长过程中的物候特征,分析比较柑橘与其他地物类在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及纹理特征的变化差异,构建了融合柑橘物候和林地纹理特征的模糊分类与最邻近分类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利用该方法提取了江西寻乌县的柑橘种植面积.结果 表明,GF-1WFV数据是复杂地形下提取柑橘作物的潜力数据源,该提取思路可为大范围内不同地区了解柑橘种植情况,进行柑橘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影响的研究历史,总结和评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地形地貌、岩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土层结构、地下水、岩土动力性质及物理地质现象等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炼和概括了目前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影响研究中比较一致的几点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当前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地震现场资料调查、局部地形几何尺度、场地分类、覆盖层安全厚度界限、近断层地震动参数分布规律、活断层避让距离,以及强震资料积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3.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以黄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准确预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制定优化的调控方案,从"经济社会-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互馈机理出发,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水域空间、水流的全要素诊断体系,识别关键驱动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系统动力学等多种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动态预测模型,同时制定调控目标,结合分析驱动指标的实现难易程度和代价,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承载力提升和减负方案。应用于黄河流域水量要素承载力的诊断、预测与调控,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调水工程运行前各规划水平年黄河流域、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区均处于超载或严重超载状态,运行后均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状态,选择非常规水利用、入海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面积、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等6个关键驱动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各水平年水量承载力均不超载的最优调控方案,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4.
为了探讨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产能规律,给火山岩油气开发提供有利依据,通过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营城组凝灰岩进行岩心描述,结合测井、地震资料,X 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含气性等数据进行构造背景分析,开展了凝灰岩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营城组凝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凝灰岩发生了风化蚀变作用,火山灰偏中性;区内凝灰岩在横向上分布广泛,在纵向上由多个叠合单元构成,测井曲线具“三高两低”的特征.按照凝灰岩的发育规模和含气性特征将火山机构分成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凝灰岩火山机构3类.凝灰岩储层为中孔低渗型储层,为低产储层,其低产因素有两个:一是黏土矿物(尤其是伊蒙混层)质量分数较高,二是受深部压实作用影响.凝灰岩储层次生孔隙所占比例大于80%,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和溶蚀缝,溶蚀孔主要以长石溶蚀孔和基质溶蚀孔为主,裂缝发育是形成凝灰岩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在中浅部(尤其是构造高部位)地区易形成高产气层,利用测井曲线(补偿中子+密度)可有效预测凝灰岩储层.  相似文献   
135.
地震滑坡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2005年10月8日克什米尔Ms 7.8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2010年玉树Ms 7.1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Ms 6.5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 8.1地震以及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 7.0地震等一系列强震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触发了大量地震滑坡,并伴生了许多次生灾害,从而促进地震滑坡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现状,归纳了地震滑坡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地震动参数与地震滑坡关系、边坡地质条件与地震滑坡关系、地震滑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地震滑坡预测以及地震滑坡危险性与风险区划等6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地震滑坡应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6.
Gneisses with anatect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Liansan island in the Sulu UHPM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were studied for petrography, titanite U-Pb dating and mineral geochemistry. Three origins of garnets are distinguished: metamorphic garnet, peritectic garnet and anatectic garnet, which are formed in the stages of peak metamorphism, retrograde anatexis and melt crystallization, respectively. The euhedral titanite has a high content of REE and high Th/U ratios,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indicating that it was newly-formed from an anatectic melt. The LA-ICP-MS titanite U-Pb dating yields 214–217 Ma ages for the titanite (melt) crystalliz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varies in response to the different host minerals at different stages. At the peak metamorphic stage, Y and HREE are mainly hosted by garnet, Ba and Rb by phengite, Sr, Nb, Ta, Pb, Th, U and LREE by allanite and Y, U and HREE by zircon. During partial melting, Y, Pb, Th, U and REE are released into the melt, which causes a dramatic decline of these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retrograde minerals. Finally, titanite absorbs most of the Nb, U, LREE and HREE from the melt. Therefore,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metamorphism have different mineral assemblages, which host different trace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7.
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控制了东亚大陆边缘的形成和演化,但关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开始时间以及精细过程仍存在争议。和龙市石人村位于吉林南部,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是研究古太平洋演化的有利区域。本文对研究区内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73±1) Ma,属中侏罗世;岩石具有高Mg#(65.23~65.92),异常高w(Sr)((1 657~2 467)×10-6),低w(Y)((7.50~7.98)×10-6)、w(HREE)的特征,非常类似于低硅埃达克岩,反映了其初始岩浆来源于板片熔融交代的地幔楔。该类型岩石的发现暗示在173 Ma左右区域存在非常热的俯冲作用,可能是斜向俯冲或洋脊俯冲所致,也意味着中侏罗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方向发生了偏转或俯冲方式发生了转变。然而,石人村花岗闪长岩又不同于典型的低硅埃达克岩,其w (SiO2)=61.13%~62.31%,明显大于埃达克岩的56%,在野外和镜下均观察到岩浆混合作用的痕迹,反映岩浆在侵位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开放体系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8.
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中的哥日卓杂岩体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不一致,属于典型的“钉合岩体”,对限定地体拼贴或增生的时间上限具有特殊的构造年代学意义.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似斑状花岗岩形成于227 Ma,闪长岩形成于224 Ma).在地球化学上,似斑状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高Sr(479~573 μg/g),低Yb(1.03~1.20 μg/g),Mg#值为48.7~51.8,判断岩石属于埃达克岩类.岩石的εHf(t)值为-2.40~2.98,判断岩石源于加厚陆壳部分熔融.闪长岩Ti/Yb值为1 930~2 178,Nb/Ta值为15.9~17.4,属混合成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哥日卓托杂岩体形成于古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环境,并且标志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   相似文献   
13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步入信息爆发性增长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中的海量人类社会相关信息为解决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如何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能力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社会信息的位置泛在属性基础上提出的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将位置作为信息横向关联的结点,为打通各领域系统间的壁垒,实现跨网、跨平台、跨系统、跨位置语言的海量异构信息自动汇集、融合计算与智能服务,提升社会化信息共享水平和效率,推动智慧地球和智能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持。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在立体剖分与位置编码、位置编码映射、地理实体编码、泛在位置信息叠加协议、高精度位置时空框架与位置感知的信息融合技术等各项关键技术的前沿进展。并进一步总结了全球位置服务网在行业中的示范应用,最后对全球位置服务网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望为未来全球位置服务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周雨婷 《水文》2020,40(1):35-39
为提高多种典型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降水预报的精度与稳定性并做出优选,对太湖流域湖西区丹徒、丹阳、金坛、溧阳、宜兴5站的年降水量时间序列建立基于组成成分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合格率4项评价指标对比分析预报效果。该模型采用Mann-Kendall法、秩和检验法、谱分析法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建立BP网络、小波神经网络、RBF网络、GRNN网络及Elman网络模拟并预测随机成分,与确定性成分叠加得年降水量预报结果。在湖西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成成分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高于原始人工神经网络和线性自回归模型,GRNN网络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高于其他4类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