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CDMA无线数据传输在地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利用CDMA无线网络进行的数据传输在地震领域已经开始了新的应用.在固定地震台的地震监测、地震台址的选测、野外流动地震台遥测等方面,CDMA无线数据传输已成为地震台组网的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2.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东部的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矿床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并识别出洋内弧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安山)岩和英云闪...  相似文献   
193.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0.5°×0.5°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气象卫星研究所(CIMSS)提供的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EAST)红外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模式(WRF)的模拟结果,对2018年1月3—6日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一个具有“T”型(T-bone)锋面结构的超强爆发性气旋进行分析。该爆发性气旋在较暖的湾流上空生成,沿海表面温度大值区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生成后6 h内爆发性发展,24 h中心气压降低48.7 hPa。高空槽加深、涡度平流加强和低层较强的大气斜压性为气旋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场。由于气旋发展迅速,低层相对涡度急剧增大,低压中心南部来自西北方向的干冷空气随气旋式环流快速向东推进,与东南暖湿气流汇合,锋生作用较强。较暖的洋面对西北冷空气的加热作用使得交汇的冷、暖空气温度梯度较小。减弱东移的冷锋与暖锋逐渐形成近似垂直的“T”型结构。用Zwack-Okossi方程诊断分析表明,非绝热加热、温度平流和正涡度平流是该爆发性气旋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气旋初始爆发阶段,西北冷空气进入温暖的洋面,海洋对上层大气感热输送和潜热释放较强,非绝热加热对气旋快速发展有较大贡献。气旋进一步发展,“T”型锋面结构显著,温度平流净贡献较大,对气旋的发展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