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4篇
  免费   2552篇
  国内免费   4245篇
测绘学   2330篇
大气科学   1482篇
地球物理   1795篇
地质学   7407篇
海洋学   2019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172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785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025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961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应用中央气象台24h降雨预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降雨预报用于水库调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中央气象台1999-2003年全国44个大城市、24小时降雨预报资料及实际日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有雨、无雨等级预报和各量级降雨预报精度及其经验统计规律,通过适线分析确定分级降雨预报的实际降雨分布规律,以期为各地水库调度提供参考。经分析,无雨预报准确率较高,可用于水库调度中;小雨准确率虽低,但发生小雨以下量级的频率较高,部分信息也可利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根据该套河湖相地层沉积演化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河湖相沉积中所发现的各种古动植物化石等的综合分析,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札达地区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经历了从湿热—温暖潮湿—偏冷潮湿—寒冷干旱的变化,以及植被从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渐演化。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其总体特征是15.4~4.4Ma,札达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24.4~3.95Ma,为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33.95~3.5Ma,为偏凉潮湿阶段,气候开始转冷;43.5~3.2Ma,为温暖潮湿阶段;53.2~2.9Ma,气候转为偏冷潮湿阶段;62.9~2.57Ma,该阶段气候偏冷而干旱,整体较为干冷;72.57~1.36Ma,气候寒冷而干旱。表明自上新世—早更新世,该区的古气候环境在逐渐变干、变冷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993.
山西宁武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实测剖面、室内测试分析,笔者通过对山西宁武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湖相沉积地层的孢粉、易溶盐、pH值、磁化率、碳酸盐和粒度分析,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12400~10000aB.P.期间,显示气候干冷,但有逐渐变暖的趋势;210000~8000aB.P.期间,气候较温湿;38000~3000aB.P.期间,气候温暖;4距今3000aB.P.~现代,气候出现3次波动,整个气候向干凉方向发展。对山西宁武地区湖相沉积地层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将会确定华北地区的全新世以来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94.
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位于郯庐断裂(郯城—庐江断裂)带上张八岭隆起东侧边界上的滁州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具体年龄为132~116Ma,岩浆具有多期喷发的特点。该岩浆活动中132Ma的喷发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同期钙碱性岩浆最早出现的时间,代表了该断裂带上岩石圈伸展运动的开始时间。尽管滁州火山岩在构造位置上属于扬子克拉通,但岩浆岩中的古老锆石指示岩浆来源于古老的华北克拉通,这一现象可以用大陆碰撞后楔入模型来解释。该火山岩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之下,为岩石圈减薄及壳幔相互作用造成的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同期产物。与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同期火山岩年代学资料相比,断裂带上火山活动具有相对较早的开始时间和较长的演化历史,表明断裂带内岩石圈具有较克拉通内部强烈的减薄程度和长期的减薄历史,这一特点可能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初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5.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change along a long slope in the gentle hilly areas in black soil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are discussed. A simplified slope model based on seg-ment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unoff data and soil erosion data observed between 2003 and 2004 over 10 field plots with different slope length in Heshan Farm,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 found that soil erosion rate over long slopes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changed alternatively along the slope and creates alternative zones of intensive erosion and week erosion.The exact place of each zone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rainfall conditions. In a year with less and mild precipitation, rill cannot happen within the top 50 m, while in a year with large and inten-sive precipitation, rill can be formed starting even at 15 m from the top of the slope.  相似文献   
996.
珠江三角洲丘陵赤红壤开发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恬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7,27(5):395-399,404
丘陵赤红壤是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壤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使土壤性能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丘陵赤红壤的可持续利用。文中总结了丘陵赤红壤的基本特性及利用现状,探讨其生态环境重建及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认为丘陵赤红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养分贫瘠、表土砂质化、土壤结构退化、土壤水分性能退化、酸雨和重金属造成的污染等。指出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主要有: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培育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水分;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态结构;防治"三废"污染,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农业与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获取大量关于丰都鬼神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划分出丰都鬼神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阐明了当前丰都鬼神文化旅游的困境与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丰都鬼神文化旅游衰落的原因:一是鬼神文化载体的结构性解体;二是政府组织不力。最后探讨了重振丰都鬼神文化旅游的可能性,提出重新构建鬼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完善其空间结构、处理好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向阳  朱照宇 《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5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基于国际旅游竞争力理论,选取18项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5个大城市进行了旅游竞争力计算与排序,并将广州与各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方面,广州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第3位,广州在旅游市场、设施、企业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在旅游文化、城市环境质量、旅游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湿差距。据此从营销导向、产品升级、品牌带动、持续发展和区域联动等5个方面对广州旅游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香  王洁  邵传青  易立新 《地下水》2007,29(5):90-9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DRASTIC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华北平原沉降带冲洪积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层状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RAMIP模型,并根据廊坊市的实际状况,对廊坊市浅层地下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利用GIS技术生成了廊坊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