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605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464篇
地质学   1644篇
海洋学   378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3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本文以z坐标下的三维斜压海洋动力学数值模式为基本模式原型 ,在整理渤海基本数据并诊断计算风生环流和热盐环流作为背景环流场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渤海海域动力环境数值模式。模式采用了经校正的Bagnold型方程来计算渤海底移质沉积物输运 ,悬移质计算则是取二维深度平均悬移质输运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 ,计算含沙量分布以及由悬移物引起的冲淤厚度。利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沉积物输运模式 ,定量模拟了渤海沿岸和海底的沉积物输运方向和冲淤分布。模拟结果与通过多年实测水深估算获得的渤海海底沉积物的冲淤变化分布相比较 ,两者之间在基本结论上是比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83.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与水化学成分关联度排序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根据2001年塔里木河下游第四次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变化的监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塔里木河下游地表生态输水前、后的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生态输水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关联排序中。阴离子的SO4^2-、Cl^-以及阳离子的Ca^2 、Mg^2 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联性较强;pH值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最低。仅为0.534;矿化度与地下水位关联度最高,达到0.863。  相似文献   
84.
西藏得几蛇绿岩体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是我国发育最好的蛇绿岩之一,目前有关日喀则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作者在研究得几蛇绿岩剖面时发现存在玻安岩,从而为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弧前背景提供了直接证据。得几蛇绿岩中玻安岩类样品具有高硅、高镁、低铁的特征,岩石中Zr、Yb和Y的含量也较低,具有明显的玻安岩特征。根据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认为岩石是由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的残余在含水条件下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得几蛇绿杂岩体部分形成于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以膨润土提铝残渣为原料,采用低温加热法直接合成有机硅化合物新方法。由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用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当以碱金属氢氧化物为介质时,合成的产物为五配位体有机硅化合物;在最佳合成条件下,钠盐和锂盐的收率分别为63.0%和44.9%。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脆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成矿物质与热液来源及运移条件分析,提出了该区构造控矿演化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导致了成矿物质的由深部向浅部、由韧性剪切带外部向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活化迁移,成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上部(即韧脆性转换带附近)得以大量聚集。韧性变形后期温压条件降低,韧性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地表大气降水沿贯通性较强的脆性破裂带大量下渗,到达韧-脆性转换带附近,与该处积聚的成矿热液充分混合,热液性质发生改变,在相对张性或较薄弱的构造有利部位大量沉淀。由于断裂带的周期性活动,成矿物质得到多次沉淀而不断富集,最终形成金矿体。矿体形成后的构造隆升及剥蚀作用,使韧-脆性剪切带出露地表,金矿床也随之出露到近地表处。因此在矿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下部,可能会存在糜棱岩型金矿体,但品位可能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7.
焉耆盆地侏罗系低渗透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焉耆盆地侏罗系具近物源沉积特点,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物性较差,属低渗透储层。“五敏”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均表现为强水敏特征,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还表现出强盐敏和中等偏弱速敏、碱敏等敏感性特征,盐酸对储层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并进一步探讨钻探施工过程中油层保护的措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
凝析油回注油藏是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应对海底输油管线而采取的一种工程应急措施。凝析油回注油藏会引起油层内流体渗流特征的变化,并进而影响油井恢复生产后的开发指标。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两方面开展凝析油回注油藏的影响效果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回注方式,不仅从机理上为解决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所遇类似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而且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对油藏基础研究方面提供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中国煤炭地质钻探技术发展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要介绍了煤田钻探技术五十年来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90.
安徽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蚀变流体填图是一项区域流体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区域大面积的流体填图工作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填图要素、技术要求和规范等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司的“铜陵地区蚀变流体填图”项目中 ,探讨了流体填图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和填图要素 ,对填图单位制定了 3级填图单元等级体制 ,即流体系统流体子系统流体单元。在铜陵地区划分出 4个流体系统 ,7个流体子系统和 18个流体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