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253篇
地球物理   353篇
地质学   723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湖南强风暴暖盖环境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邹美恩  陶诗言 《大气科学》1984,8(2):135-142
本文通过对湘中、湘北地区42次强风暴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强风暴环境场的天气学模式,着重讨论了暖盖(即对流层中下层的逆温层)的形成和维持机理. 暖盖是由于绕过青藏高原两侧的两支西风波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的存在有利于低空急流在其东部边缘的低空加强,而低空急流引起的垂直环流反过来又有利于暖盖的维持,当暖盖下降到低空急流轴附近时因受扰动而破坏,引起强风暴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为了定量地分析航摄底片的信息容量,本文在影象数字化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信息容量的估算公式,监重点研究用“比特分割”的方法确定其有效的比特数。  相似文献   
73.
北祁连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古生代北祁连是一个陆间微洋盆。震旦纪时,北祁连开始从华北板块中解体出来。主要裂谷作用发生于寒武世。北祁连地槽主要闭合期为晚奥陶世和早、中志留世。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经历了复杂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留龙沟金矿的矿物成分、共生关系、矿物生成顺序,成矿温度进行了一些研究,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75.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76.
2001年台风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常规资料、HLAFS格点资料和GMS-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对2001年我国台风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热带低压造成的“8.5”上海特大暴雨及0103号台风“榴莲”的强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等物理因子在这两次强暴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分析结果对实时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7.
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实现WebGIS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基于网络的海量数据的数据结构组织的传输方案,以及如何在WebGIS的开发中引入ODBC技术,ASP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另外,提出了几点建立WebGIS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王先明  单玄龙 《世界地质》2002,21(3):251-257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绘制出VII砂组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本区主力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商都地区CO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以商都盆地第三系CO2气成藏条件研究为目的,通过对区域构造(断裂、火山活动、岩浆作用)和地层特征及沉积相研究,结合地震勘探成果、CO2碳同位素、氦同位素分析成果,系统探讨了商都盆地CO2气源、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圈闭及盖层条件,并对CO2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CO2气为幔源成因气,通过包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运移到第三系储集层中富集成藏。第三系河流或冲积扇沉积的粗碎屑岩广泛分布,而且厚度较大,成岩程度低,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新第三纪晚期的湖泛沉积,形成了巨厚的泥页岩盖层。沉积期后的差异压实作用、断裂、火山及岩浆活动等多因素作用,使这一地区局部构造发育,形成岩性-构造圈闭或构造性圈闭,有利于CO2气成藏。  相似文献   
80.
极区大气臭氧变化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首先利用TOMS资料分析了南北极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南北极区的臭氧减少都是春季下降最快 ,然后通过数值试验得到 ,极区大气臭氧减少将造成高低层温度差值分布大致相反 ,由于臭氧减少也将使我国的大气环流形势和降水分布特征发生改变。在我国的不同区域 ,各气象要素的变化也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