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31.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和光照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小麦株高和干物重下降;光照减弱,小麦干物质和株高明显降低。相反较高硼的供给可以增强小麦的抗逆性。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结实率,甚至导致小麦不结实;在相同供硼水平下,小麦硼积累量随光照减弱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2.
昆仑多岛弧盆系及泛华夏大陆的增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从Rodinia超大陆在晚元古代解体之后,冈瓦纳大陆群与泛华夏大陆群间从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始终存在一大洋-特提斯洋。从早古生代至中生代,特提斯洋分三个阶段向泛华夏陆块群俯冲,形成了弧后扩张、弧陆碰撞和弧前增生。弧后盆地扩张到达小洋盆,出现蛇绿混杂岩。由于早期大陆边缘已向南发生了增生,继后的弧后扩张和前锋弧的位置也就相应地向南迁移了。因而蛇绿岩带、岩浆岩带会出现多条,且从北向南时代有从老变新的趋势。由于陆缘向南裂离,并到达高纬度位置,或者如洋岛的生成,随着洋壳的消减速、俯冲,高纬度的沉积体向低纬度的不断增生,这样就出现了生物的冷暖型混生。且从泛华夏陆块群或从冈瓦纳大陆群裂离的块体不能越过大洋中脊拼合在另一大陆块体上。因此,泛华夏大陆的西南缘-昆仑带只是在弧后海底扩张、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的多岛弧造山作用、向南不断增生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新疆天山博阿断裂晚第四纪右旋走滑运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军  汪一鹏  李莹甄  姜慧  向志勇 《地震地质》2003,25(2):183-194,T001
利用遥感资料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气候地貌事件的分析 ,对斜切北天山、长逾70 0km的博阿断裂 (博罗科努 -阿齐克库都克断裂 )的右旋走滑运动进行了定量研究。该断裂分为西部NW向断裂和东部NWW向断裂。西部NW向断裂长近 2 5 0km ,向西北延伸进入哈萨克斯坦 ,右旋走滑速率可达 5mm/a ;由 4~ 5个断裂段组成 ,其上发育 3~ 4条古地震或历史地震形变带 ,显示具有发生 7.5级地震的能力。东部NWW向断裂右旋走滑速率 1~ 1.4mm/a ;其上发现小规模古地震形变带 ,显示具备发生 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该断裂与山前的逆冲推覆构造之间构成典型的挤压区应变分配形式 ,即在斜向挤压作用下 ,变形分配为山前的逆冲推覆构造和山内的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134.
火山灰的提取及测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一次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 ,能在广阔的区域内形成等时标志层 ,成为地层定年和对比的极有价值的工具。文中介绍了提取肉眼不可见火山灰的 4种方法 :烧失法、稀碱法、重液浮选法和酸化法 ,还介绍了火山玻璃的显微镜下识别技术及电子探针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35.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华  刘红旭  王润红 《铀矿地质》2003,19(2):65-72,80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阶段,并具有分期演化的幕式特征。在时间演化序列上,可分出造山前期(T3)、造山主期(J1-J3)和造山后期(K1)等3个阶段。构造变形方面,燕山板内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为一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呈前展式扩展,造成的地壳缩短量可达44.1%。动力变质作用以高压动力变质为特征,发育高压动力变质岩(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形成于构造应力集中的逆掩断层上盘,由中-上地壳长英质岩石转变而成。岩浆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中酸性岩石组合,其中岩石类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强度均具有一定的特征。在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生3期同造山磨拉石:杏石口期磨拉石(T3x)、后城期磨拉石(J3h)和青石砬期磨拉石(K1q),它们反映了造山带的幕式演化特点和不同造山时期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36.
Delaunay三角网嵌入约束线段算法的研究及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并在无约束数据的Delaunay三角网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嵌入约束线段的算法,同时借助OpenGL开放式三维环境,对三角网进行光照渲染等处理,实现了地形三维可视化,更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7.
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single sine物候模型计算新疆北部20年棉花日度累积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分析20年棉花物候变化规律,建立了物候日度和棉花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棉花主要物候事件播种、出苗、现蕾、开花、裂铃、吐絮和停止生长所需要的日度累积值分别为53.1853.18、109.99、360.97、635.64、1169.61和1180.02日度;聚类分析将20年划分为4个类型即冷年类型、温暖类型、热年和特热年;棉花产量(y)和全年日度累积值(x1)、棉花停止生长日度累积值(x2)和9月份以后的日度累积值(x3)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8.
敖包山铅锌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敖包山铅锌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 ,少郎河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 ,已发现有敖包山、大孤山、双山子等三处矿床。敖包山矿床矿脉呈对称状分布于敖包山倒转背斜两翼 ,志留系下统水泉沟组为主要含矿地层 ,矿脉均受石英绿片岩、绿片岩控制。为“沉积 -变质 -热 (气 )液改造型”矿床。矿床向 NE方向应有相当长度的延伸 ,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应是 D3极化率异常区  相似文献   
139.
基于影像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速度快,准确率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0.
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温度场330m和360m高程平切温度等值线图中高温区展布形态和渗流场360m高程至下伏灰岩顶板平均吕荣(Lu)值等值线图中高值区展布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在分布形态、延展方向及高温-高值点位置都极其相近,其原因是由该区特定的地热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并认为在具有如溪洛渡坝址这样类似地热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地热温度场的研究,从另一侧面来论证同一区内岩层渗透性分布特性;利用温度场效应亦可对渗流场参数进行验证研究,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