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物喀斯特是由生物作用和岩石的可溶性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形态及其过程,本文在回顾和讨论了生物喀斯特的产生、定义、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后,着重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是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82.
利用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我们对太阳宁静区光球和色球磁场进行了观测。日面中心到边缘的观测表明,太阳宁静区中的小尺度磁结构在从光球到色球的扩展过程中变化不大。日面边缘的观测表明,小尺度磁结构的水平分量在光球和色球都不大。对极区和赤道边缘纵向磁场的比较发现,极区磁场与赤道边缘磁场有着不同的磁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83.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与CT表现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ZungDHAMDSCL-90-D调查了9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CT片上观察的指标有AP%、PP%、LY%和病灶部位(皮层或层下)。结果表明:(1)PSD的发生率较高,急性期为43%,慢性期为55%;(2)不论皮层还是皮层下病灶,急性期左半球前部损伤均产生较高的抑郁程度,AP%与抑郁程度呈显著负相关,(3)慢性期患者CT上损伤部位与PSD关系不明显,作者的结论是:PSD量表得分与有一定关系,CT可预测PSD发生的可能性及抑郁程度大小.  相似文献   
84.
遥感技术在新疆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RS和GIS技术,对新疆生态环境进行了宏观监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02年全疆区域各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并结合2000年的同类数据,对比分析了两年间全疆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虽然两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大,但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背景总体较差,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新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5.
潮水盆地下白垩统庙沟组铀的预富集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其  管太阳 《铀矿地质》2004,20(5):279-285
潮水盆地早白垩世经历了干旱型、相对潮湿型、干湿型古气候的演变过程。庙沟组下段主要由冲积扇 扇前平原辫状河沉积体系构成 ,上段则以曲流河或河湖交替沉积为特征。干湿型气候条件下“相对滞流环境”有利于铀的聚集与浓缩 ,并主要以吸附铀和解吸铀的形式预富集在庙沟组上段厚层红色或红、灰相间的细碎屑岩及其孔隙水中。笔者认为在压实成岩过程中 ,上述预富集的铀逐渐排出并迁移到孔隙度较高、渗透性较好的砂岩中 ,构成砂岩型铀成矿的直接铀源 ,对庙沟组砂岩型铀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 ,笔者提出与厚层红色或红、灰相间的细碎屑岩直接接触的砂体是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86.
利用新疆52个测站1961~2000年3~5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新疆春季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分析了各区域春季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春季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北疆区和南疆区的长期变化呈下降趋势,而东疆区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87.
岩石的热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几种岩石热辐射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岩石的红外光谱辐射特性和岩石的热性质──热惯量,建立岩石的热传输模型,并将实测数据代人,对岩石表面的一个日照周期内的变化做出计算,绘制出不同热惯量的几种岩石在日周期内表面温度变化曲线。由曲线看出,岩石热惯量大,其昼夜辐射温度变化小;热惯量小的岩石其昼夜辐射温差大。改变岩石的反照率、辐射系数和地面径向热流而得到岩石表面温度日变化曲线,可看出这3个因素只是改变了温度的量值,不像热惯量那样改变曲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88.
以四川西部高原地质环境脆弱为据,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引以重视的地质环境问题,并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9.
复杂岩性储层参数评价中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在复杂岩性储层中,储层四性关系比较复杂,表现为非线性,用传统的方法已经难以解决这类问题,为此引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前人基础上,以SN油田9井区为例进行储层研究工作,该区非均质性比较强,经对该区364口井常规到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重新解释,并做平面展布,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由此表明,神经网络技术在解决非线性问题上表现出了较大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0.
火山灰的提取及测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一次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 ,能在广阔的区域内形成等时标志层 ,成为地层定年和对比的极有价值的工具。文中介绍了提取肉眼不可见火山灰的 4种方法 :烧失法、稀碱法、重液浮选法和酸化法 ,还介绍了火山玻璃的显微镜下识别技术及电子探针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