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3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61.
宽广温压范围内纯流体pVT性质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具有 1 9个参数的半经验状态方程 ,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关于体积的多项式方程 ,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对于气体和超临界流体 ,该方程可以在很宽的温压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精度。用该方程计算 H2 O、CO2 、CH4、H2 、CO、O2 等流体的 p VT关系 ,结果令人满意。在从常温常压直到 4 0 0 0~ 50 0 0 K和 90~ 60 0 GPa的范围内 ,预测的体积误差为 :平均偏差小于 1 % ,最大偏差小于 6% ,标准偏差小于 1 .5%。  相似文献   
562.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63.
建立了一个用酸(HF、HCI、HNO3、HCIO4)溶解通古斯地区沉积物样品,以Re为内标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其中铂族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1-0.06μg/L,回收率大于85%。用该方法分析了9个取自通古斯地区的沉积物样品,发现了Ru、Rh、Pd、Ir、Pt等元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564.
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典文  梁盛前 《岩矿测试》2001,20(2):157-158
在H2SO4介质中,V(Ⅴ)对偶氮胂Ⅲ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V(Ⅴ)的含量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V的新方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4×104L·mol-1·cm-1,V2O5的测定范围为0~10mg/L。方法用于铁矿石中微量钒的测定,其RSD(n=5)为0.53%~2.05%。  相似文献   
565.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模拟与流体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沉积盆地模拟技术对兰坪地区中新生代的古水动力场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晚白垩世地下水是由中、西部向南部一带流动,流速约为1.85mm/a-2.93mm/a,平均2.24mm/a。由北部的相对高势区和中西部的相对高势区向金顶-马登一带的相对低势区流动,流速约为1.64mm/a-2.38mm/a,平均2.01mm/a,至古新世,水头增高,水头差90m。到始新世平均流速较古新世时稍有增大,为16.12mm/a-20.90mm/a。云龙组单元的水动力面貌基本雷同于上白垩统。古新世、水头值约0.3m-2.0m。地下水令在盆地西偏北部一带形成一小块相对高势区,并向四周的相对低势区流动,其流速较缓,约为0.65mm/a-1.72mm/a。以始新世,由于金顶一带其相关的渗透系数仍很大(约0.2mm/a-34.16mm/a。综上所述,兰坪盆地上白垩统和云龙组单元水势分布及水动力场面貌同古构造的发展关系密切,金顶-一带则正位于该低势区内,这就为含矿物质的水溶液的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和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566.
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对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技术作一介绍。并以其在地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对独居石、锆石的化学测年 ,证明它是一种分析快速、测试容易的技术 ,与传统的同位素法测得的年龄具可比性。此项技术对矿石的来源、不同矿物的不同环带、不同世代的成分演化乃至时间演化均可进行分析 ,并可使年龄数据点与成分数据严格对应 ,而且测试所需的样品量少 ,可进行单颗粒的测定。因此 ,当某些岩体的被测矿物有捕虏体成因、岩浆成因、地幔成因等各种来源时 ,可分别求出某单一事件的年龄。另外 ,利用碎屑独居石的 w( Pb O) /w( Th O*2 )比值来确定碎屑岩的源岩是一种新的方法 ,并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67.
油田开发后期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等资料 ,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体、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 5种微相砂体。微相砂体形状、规模及空间分布决定了注采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完善程度 ,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 ,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 ,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 ,找准剩余油富集区 ,调整和部署注采井网 ,可以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8.
干旱区土地退化与荒漠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荒漠化是干旱区的最为严重生态退化问题,它的发生和发展对干旱土壤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中碳的固存和向大气的释放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干旱土壤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40%,因此,它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干旱区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①它促进了SOC和无机碳的矿化,使之向大气释放CO2,增加了温室效应;②由于荒漠化增加了大气尘埃含量,减少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缓解了土壤碳的损失.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评价了干旱区土壤碳的固存和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的潜在能力.讨论了干旱荒漠化地区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和在干旱区促进土壤碳固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69.
2000~2002年柘林湾浮游枝角类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歆  黄长江  陈善文  杜虹 《台湾海峡》2003,22(2):155-162
2000年7月~2002年7月的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柘林湾浮游枝角类有3种,隶属于2科3属.其中,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为全年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9.08%和枝角类总个体数的91.84%.该湾浮游枝角类的密集区位于黄冈河、河口区域及湾外水域,其数量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浮游枝角类的季节变化极为显著,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的基本格局,其数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0.
沉积盆地内能够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先决条件包括:富含分散有机质的沉积物中充有地下水、深水区的水动力处于滞流状态、存在生物成因的气体、压力与温度具有特定的相关关系等。许多科学家提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1)先存天然气田因温度或孔隙压力的有利变化而转变为天然气水合物;(2)微生物成因气或热成因气从下部运移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