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旋转平推式滑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集中分布,论文系统梳理了该类滑坡的分布特征、几何应变模型,结合室外调查、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近水平滑动带变形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旋转平推滑坡集中分布于东北缘上新世泥岩盆地内,其活动强度受到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影响,自高原腹地至边缘盆地,滑体体积逐步减小。巨大型滑坡群集中于黄河水系上游地区;大、中型型滑坡群分别集中于下游地区;(2)旋转平推滑坡均由高黏粒含量、超固结上新世泥岩组成,河流的侵蚀是近水平剪切应力形成的控制性因素。在水平应力作用下,超固结泥岩趋向与膨胀,表现出剪胀、渐进性破坏。薄层剪切带呈现韧、脆性变形,区域内随机排列的黏土颗粒的逐步定向,表现出低于10o的内摩擦角。(3)滑动带的蠕变、裂隙扩展与地下水的增湿加速材料的流变,滑面选择粘粒含量高、碳酸钙的含量低的软弱层扩展。滑带内粘土矿物蠕变、呈粘滞性流动,导致宏观变形逐步积累,并逐步出现剪切面、裂纹的扩展,是滑坡变形的动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2.
旅游业空间布局演进规律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春晓 《热带地理》2001,21(3):246-250
旅游业空间布局演进规律是一个研究意义重大的新课题,其表现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体现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扩散、空间转移四大规律,湖南省旅游业空间布局演进历程正由“东边一线,西边一片”向“口字型”再向“田字型”空间格局嬗变,体现了演进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3.
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定向及单点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定向和单点计算的两种算法测站 3维网解算法和光束法 ;提出将精确整平仪器的 3维网法作为无需整平的光束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虚拟像坐标进行加权 ,用带约束条件的光束法模型来统一两种算法。经实验证明统一模型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攀枝花地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以攀枝花地区为例,探讨了地质背景、样品粒级、取样深度、样品的矿物组成、分析测试方法以及基线模型等因素对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影响。在确定地球化学基线的过程中必须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保获得的地球化学基线值科学、合理、适用。同时还应根据研究目标和区域地质背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手段,建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基线模型确定地球化学基线。  相似文献   
35.
攀西古裂谷构造-岩浆作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 1∶ 5× 10 4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从攀枝花地区华力西期岩浆岩的侵位方式、侵位深度、分带性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论述攀枝花地区该期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性 ,并根据岩石、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剥蚀深度 ,提出攀西古裂谷具“双裂谷模式”特征 ,与东非裂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36.
荒漠下垫面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建立了一个研究荒漠下垫面陆面物理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模式. 模拟了荒漠下垫面的土壤环境物理、地面热量通量、蒸发、蒸散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并对主要的环境物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式能合理地模拟荒漠下垫面地表热量平衡、土壤体积含水量、地表植被蒸发散阻抗、地表水汽通量日变化和湍流交换系数、湍流动能、位温和比湿廓线等.该模式还可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区域陆面物理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及与中尺度大气模式耦合用于区域环境生态和气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有机插层蛭石对有机污染物苯酚和氯苯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平霄 《矿物学报》2003,23(1):17-22
分别应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HDPY)改性插层级石对苯酚和氮苯两种非离于型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蛭石原矿对苯酚和氮苯的吸附能力很小,经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吸附能力大大增强。有机插层级石对苯酚的吸附具有表面吸附特征,其吸附等沮线为Freundish型;而对氮苯的吸附实际上是氮苯在水相与有机级石中有机相之间的一种分配过程,其吸附等沮线为直线型。苯酚和氮苯的竞争吸附并末减弱有机蛭石对氯苯的吸附能力,反而由于它们同时存在产生协同效应,使有机插层蛭石对氯苯总的吸附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8.
张北6.2级地震前怀来地震台倾斜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怀来地震台SQ-70光记录倾斜仪出现了错位掉格现象,震后恢复。在分析倾斜资料信度的基础上对异常特征进一步探讨,倾斜异常特征主要是光记录曲线错位,错位频次与方向和孕震断层活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张北地震前怀来地震台倾斜异常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地震台站利用异常资料预报地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面积量算误差理论进行了拓新和深化提出了新的允许误差公式。最后,提出了一种建立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库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40.
卫星跟踪浮标和卫星遥感海面高度中的南海涡旋结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选择4个南海卫星跟踪Argos漂流浮标及同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遥感海面高度资料,研究了南海海域涡旋的活动及空间结构。这4个Argos漂流浮标的轨迹除了基本符合各季节海盆尺度环流趋势外,分别在菲律 宾以西、越南外海、南海中部等海域呈现出中尺度旋转轨迹。这些尺度涡旋现象在同期的TOPEX卫星遥感海面高度异常(SSHA)分布中得到了准确印证,并在诊断得到的地转流场中对应了一系列瞬变的中尺度涡旋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