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51.
三峡及邻区新构造期以来应力场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和钻孔应力测量等资料,综合研究了三峡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大区域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新构造期一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即北区呈近北西西向挤压;西区呈北西向挤压;东区呈北东向挤压。  相似文献   
152.
烃源岩排烃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烃系数是成因法油气资源量评价的一个关键参数。根据烃源岩在生、排烃过程中单位体积内有机碳的质量平衡原理,以烃源岩的抽提、岩石热解仪分析数据为基础,通过6个独立代数方程推导出了关于排烃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中作为已知的参数是烃源岩的总残余有机碳(TOC)质量、残余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质量、干酪根热解烃有机碳质量(S2c)和有机质的原始降解率(D0)。通过黄骅坳陷板深68-1井沙-段排烃剖面上23个样品的实验分析数据,计算得出排烃系数在5%~41%之间。排烃系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受烃源岩有机质的原始降解率的取值误差影响较大,在低成熟一成熟阶段,当混合型烃源岩有机质原始降解率的取值误差为10%时,排烃系数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为100~15%。  相似文献   
153.
<正>Recent advances in landslide/avalanche modeling have been enabling us to investigate the kinematics of such catastrophic events with much more details.Taiwan is located in a region where seismic activities and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frequently occur.One of their common consequences is the slope failure.In the past decodes,we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giant landslides:Tsaoling,Jiufenershan landslides,triggered by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  相似文献   
154.
基于海水热力学局域平衡的假定及Feistel(2003,2005)给出的海水Gibbs热力学势函数表达式,利用全球海洋观测数据,计算了全球海洋网格域的比熵、位温、位密等热力学参数,分析了海水比熵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位温、位密以及中性面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海洋中的比熵与位温之间具有确定的解析关系,而海洋中的比熵与位密、中性面之间的分布则无明显的一致性;这一结论为文章进一步导出海洋内部近似稳态大尺度地转环流在等熵面上的流函数,证明等熵面与等密面的交线即物理海洋学上经典的动力计算方法中的Montgomery流函数,进而为海洋内部的准地转运动的等熵-等密分析提供了新的热力-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北祁连玉石沟地区奥陶纪硅质岩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祁连玉石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祁连构造带内,处于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是古洋盆研究的热点地区。北祁连加里东期的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一直存在裂陷盆地和大洋盆地的不同认识,许多学者对北祁连奥陶纪早期是否形成了成熟的大洋和沟-孤-盆体系,还是继续裂谷的演化历史具有不同看法。本文以北祁连玉石沟地区采集到的硅质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主量元素,用X Serise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微量及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玉石沟两处共11件硅质岩样品Al/(Al+Fe+Mn)平均比值分别为0.56、0.60,Al/(Al+Fe)平均比值分别为0.57、0.61,(La/Yb)SN平均值分别为0.89、1.2,δCeSN平均值分别为0.88、0.93,δEuSN平均值分别为1.15、1.0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右倾的LREEs相对富集配分模式。这些比值特征反映了与玉石沟俯冲杂岩共生的硅质岩成因的构造背景是部分靠近、部分远离陆源的大陆边缘或者其周围的深海盆地,为多岛洋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6.
A three-dimensional baroclinic shelf sea model‘ 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middle and deep layer circulation structure showed that: 1. In the SCS middle and deep layer, a seulhward boundary current exists along the east shore of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ll year long.A cyclonic eddy (gyre) is formed by the current in the above sea areas except in the middle layer in spring, when an anticyclonic eddy exist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urrent. In the deep layer, a larges-cale anticyclonic eddy often exists in the sea areas between the Zhongsha Islands and west shore of southern Luzon Island. 2. In the middle layer in snmmer and autumn, and in the deep layer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re is an anticyclonic eddy (gyre) in the northeastern SCS, while in the middle layer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in the deep layer in spring and snmmer, there is a cyclonic one. 3. In the middle layer,there is a weak northeastward current in the Nansha Trough in spring and snmmer, while in autumn and winter it evolves inl~ an anticyclonic eddy ( gyre), which then spreads westward l~ the whole western Nansha Islands sea areas.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利用探地雷达进行预应力孔道注浆质量检测,根据Maxwell方程时域有限差分与Yee氏剖分网格,采取广义完全匹配层(GPML)作为吸收边界,对钢绞线注浆孔道中同埋深不同形状的含水及含气空洞进行二维正演,并结合工程进行开窗验证,总结得出同埋深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缺陷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及其规律,为探地雷达法检测波纹管注浆饱满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混凝土桥梁波纹管的注浆饱满程度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检测波纹管注浆质量的方法。使用广义完全匹配层(GPML)作为吸收边界,依据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钢绞线注浆孔道中同埋深不同大小的空洞进行二维正演,并结合工程进行开窗验证,总结不同缺陷的雷达图像特征及其规律,为探地雷达法检测波纹管注浆饱满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