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从火山灾害的预测预防角度出发,叙述了五大连池火山群老黑山、火烧山近代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熔岩流产物——熔岩的分布,表面特征,流动过程。讨论了漫流、溪谷熔岩流和潜流三种流动方式。对结壳熔岩、渣状熔岩、块状熔岩、喷气锥、熔岩遂道等的形成动力过程以及对古地形古环境条件的制约做了深入的讨论,提出新的形成模式和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论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喷发过程和喷发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锦章  陈洪洲 《地质论评》1999,45(7):378-383
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近代火山老黑山、火烧山的基本情况,浮岩碎屑堆积物和熔岩流的分布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老黑山火山不是单成因火山,火烧山可归属为单成因火山;火山喷发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先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浮岩碎屑喷发是同岩浆喷溢伴随发生的。并同冰岛拉基火山(Laki volcanoes)、美国夏威夷火山及意大利斯通博利火山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应把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喷发类型命名为“五大连池老黑山型”,即一种兼有上述火山的特点,又同它们有明显差别的新的火山喷发类型。这种观点对于评估五大连池火山再次喷发的危险性和预测预报火山灾害,以及丰富对火山喷发类型的认识均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五大连池地区火山的喷发时代、活动时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细晶橄榄石含过剩氩这一问题,对已有的年龄数据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了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岩中橄榄石含量对年龄数据的影响程度,即当样品中细晶橄榄石含量在5%左右时,对200 ka左右的年龄结果,其影响程度在5%以下。根据已有的同位素测年结果,将五大连池火山群的喷发时间分为1.3 Ma、0.9~0.8 Ma、0.6~0.45 Ma、0.38~0.24 Ma、0.16 Ma、0.09 Ma和270 a 7个时段;根据喷发时段,可以得出五大连池火山群活动自中更新世以来其喷发间隔大约为70~80 ka。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大地电磁探测和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新近观测的7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在地下约几百米深度至15~20 km左右,存在一个上宽下窄似铆钉状的高阻异常体,推测为固结过程中的火山岩浆体。该高阻体一直穿过地壳与上地幔连接,有向深处延伸的通道,并随着深度的加大,其电阻率逐渐减小。该火山群属于岩浆直接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类型,在地壳内没有明显的低阻岩浆囊存在。火山区的构造走向为近南北方向。  相似文献   
15.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陈洪洲,任锦章,徐亚勤(黑龙江省地震局哈尔滨150008)摘要沿着依兰-伊通裂谷发育有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带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论述了该裂谷及其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地震与火山的关系,认为该裂谷的某些地震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以当代火山物理的观点和思路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进行了研究。在旧锥锥体上部发现滞后角砾岩,在其下部坡脚发现有涌浪(surge)堆积物的存在,对形成过程和机制做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反映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几个事实入手,通过与当代著名的裂隙式喷发火山——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比,探讨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方式,说明它们先经由裂隙式喷发,而后转为中心式喷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