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介绍了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中蚂蜂洞、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孢粉组合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大石围天坑四层不同高程上的洞穴的发育时代。蚂蜂洞和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是迄今广西所发现的海拔高程最高的第三纪地质剖面,其孢粉主要以被子类桤木粉属( Alnipollenites )、栎粉属( Quercoidites )、桦粉属( Betulaepollenites )、栗粉属( Cupuliteroipollenites ) , 裸子类双束松粉属( Pinuspollenites ) , 蕨类水龙骨单缝孢属( Polypodiaceaaesporites )、桫椤孢属( Cyathidites )为主,反映当时主要为亚热带温暖、阴湿的森林气候环境。根据与蚂蜂洞的相对位置,推测较之高的南东支洞、最高层洞形成时代应早于新第三纪,比之低的中洞应形成于早— 中更新世,而地下河则在全新世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172.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两方面,分析了2000-2017年山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山西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6.53%上升为2017年的57.34%,地市间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异较大;②城镇化质量呈增长态势,经济和社会城镇化为主要驱动力,但是地域差异较大,太原市长期位居首位;③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上涨21.82%,但整体协调状况较低,到2017年仅为勉强协调;④太原市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最高,为初级协调,但发展速度缓慢,大同和运城为新型潜力城市,东北部地区是协调发展的"洼地";⑤山西省城镇化协调度发展缓慢,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3.
<正>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74.
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DGPS定位的精度越来越高,这就为物探船上定位辅助设备的精确校准与校验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发现六号物探船定位辅助设备的校准与校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作业方法.此文结合校验方法及其可行有效性分析,详细阐述了校验方法,并试图对校验误差来源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定位辅助设备校准与校验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5.
利用线性浅水波方程进行嵌套试验,对比分析了单、双向嵌套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虚假计算反射波的抑制作用,以及多重嵌套后各嵌套区域之间相互影响等问题。结果发现,双向嵌套在抑制虚假计算反射波方面要优越于单向嵌套,虽然对于短波双向嵌套表现较差,但可使用滤波海绵边界条件加以克服。由于采用双向嵌套,嵌套的子区域内产生的虚假计算反射波会同时被反馈到其母区域中而扭曲了粗网格的波动,因此在使用双向嵌套时需要很好的控制虚假计算反射波。最后通过个例模拟,对比了单向嵌套与双向嵌套的模拟结果,验证了双向嵌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6.
详细介绍了机载激光扫描测距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以及相应的软件简要说明了几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分析了机载LiDAR的技术参数,及其与传统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的不同点.根据其发展趋势,对未来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7.
射线追踪法是以建立的地下地质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的激发点发出的射线经地下地质界面反射后可以被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了解不同的观测系统对于特定地质条件地震资料采集的效果,对于海上地震采集相关参数的确定十分关键.在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中,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查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外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勘探的应用成果基础上,采用射线追踪法理论计算和海上实验,实现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试验获得了转换横波记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8.
利用1961—2018年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NCEP/NCAR月尺度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海表温度资料(ERSST V5),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指数资料,采用相关、合成、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东高温的气候变率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8年来广东平均高温日数以3.0 d/(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并在1998年发生增加的突变。广东高温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且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特征基本相同,但年际差异比年代际差异更加明显。在6—9月,对流层中高层位势高度正异常是广东高温日数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影响华南的偏北气流偏强,大陆高压加强也对应高温日数偏多。在5—8月,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南海海温偏高有利于广东高温日数增多。   相似文献   
179.
华风创新自主研发的实景天气采集系统,初步实现了天气实景视频、数据和影像资料的实时回传,可满足电视媒体、网站、移动新媒体等不同媒体需求,并为社会化观测提供有效采集与汇传渠道。  相似文献   
180.
介绍了一种分析网络性能的方法,即通过分析骨干网络丢包情况、链路延时等性能参数,以及统计和分析传输层和IP层流量等措施,得到整个网络的流量分布、协议分布,借此监控链路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以及响应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