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D与3—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波慢度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本文详细回顾了克利斯托费尔方程(Christoffel)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时空域和频率域克利斯托费尔方程,前者可作正演计算介质的相速度,后者可计算介质的群速度.并计算了横观各向同性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最后对无损耗各向异性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33.
34.
储层地球物理的内容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发生了世界性的油价暴跌,而许多国家的油、气储量又日益减少。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增加石油储量,石油公司采取了在现有油田中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而放慢了寻找新油田的步伐的策略;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勘探费用,也不必增加新的开发投资。  相似文献   
35.
陈登 《地质与勘探》2023,59(4):691-703
为分析贵州遵义二叠纪锰矿的沉积环境,对谢家坝锰矿床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认为:谢家坝锰矿赋存于茅口组顶部含锰岩系中,可分为下矿层豆状、角砾状菱锰矿、似层状菱锰矿,以及上矿层碎屑状、块状菱锰矿的二元结构矿石类型组合,可广泛代表遵义锰矿的矿石特征。谢家坝锰矿上下矿层之间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常量元素SiO2、TiO2、S、Fe2O3含量上矿层均大于下矿层,MnO、MgO与 Al2O3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上矿层Fe/Mn值较高,属高Fe低P型锰矿,而下矿层Fe/Mn值较低,属中低Fe低P型锰矿。上矿层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后呈现较明显的重稀土亏损、弱的轻稀土富集、右倾配分的特征,具有弱的Ce正异常,类似海底铁锰结核稀土元素特征;下矿层呈现弱的中稀土富集,轻、重稀土亏损,弱的帽式分配特征,具明显的Ce负异常,类似典型深部海水沉积稀土元素特征。微量元素Th/U、Ni/Co、V/Cr、V/(V+Ni)、AU等沉积环境古氧相分析指标和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指示,谢家坝锰矿下矿层是在贫氧-厌氧条件下Mn2+与CO32-直接形成菱锰矿,上矿层在常氧-贫氧环境下Mn3+、Mn4+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  相似文献   
36.
湘鄂西—渝东褶皱带为多层系、多类型天然气大型聚集区,揭示其结构与成因将为拓展该区勘探新领域提供重要依据,为其它陆内强构造变形区的油气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利用两条拼接的跨研究区的地震反射剖面,以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为指导,对湘鄂西—渝东褶皱带进行精细构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湘鄂西—渝东褶皱带构造变形主要与4套区域滑脱层有关,具有多层次拆离、多级别滑脱、多方向冲断及多样式组合的特征。纵向上由深及浅依次以低幅度构造、双重构造和冲褶构造为主要特征,空间上自南东向北西总体为由基底滑脱向盖层滑脱、由单层滑脱向多层滑脱的陆内递进式变形。湘鄂西—渝东地区存在多套“源—储—盖”组合,基于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及“相对稳定”保存单元概念,认为未来常规天然气勘探可重点关注寒武系盐下领域,非常规页岩气需继续加强对寒武系、志留系、二叠系构造弱变形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有限差分法弹性波场三分量正演模拟中遇到的人为边界反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获得2-D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U_x,U_z,与U_y位移分量模拟时的边界吸收条件.从吸收边界上反射系数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本文提出的边界吸收条件的吸收能力比较强.  相似文献   
38.
39.
黄铁矿微球丛及其发育:一种新的概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已提出,沉积黄铁矿的两种形态,(微球丛(frambid)和自形晶)可以反映黄铁矿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微球丛是通过铁的单硫化物间接形成的,而自形晶则是溶液中直接沉淀而成的。本文提出了将这两种形成途径串联起来的第三种途径,即从单硫化物微球粒经这微球丛到自形单晶的连续生长。还提示了微球丛可能是从最小的复杂的显微微球丛(microframbid)→微球丛→聚微球球丛(polyframboid)这三  相似文献   
40.
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WSR—81S数字化雷达回波,GMS展宽数字化云图、逐时地面流场及常规天气图等资料,分析了湖北省1993年4月30日的飑线过程,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