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519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31.
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泥沙问题涉及流域内各国的生态、农业、渔业、航运、海岸侵蚀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下游输沙量持续减少,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泥沙研究的争论焦点,包括全流域主产沙区的位置,湄公河干流水文站点间实测输沙量异常变化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泥沙过程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下湄公河泥沙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全流域总输沙量1.60亿t/a的数据基础存疑、水文模拟的时空分辨率不足、未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悬移质之外的泥沙研究不充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32.
1879年武都南8级大地震及其同震破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通过艰苦的野外现场考察和室内相关资料的系统调研,对1879年武都南8级大震的震级、震害、烈度分布、同震破裂及其形成该事件的发震构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武都南8级大震的宏观震中位置、震级及同震破裂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该历史事件同震破裂的分布范围、破裂类型、规模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武都南地震的极震区主体位于甘肃东南部的武都与文县之间,且靠近武都南,为一呈北东东向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70km,短轴长约30km,宏观震中位于极震区东部的堡子坝附近。(2)极震区内分布有3条向北东撒开,向南西收敛的同震破裂带。(3)主破裂带西起哈南白水江,东至固水子、透坊、稻畦子一带的白龙江沿岸。(4)同震破裂主要由地震裂缝、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震滑坡、堰塞湖等构造类型组成,其中以滑坡现象最为突出,保存也最为完整。(5)根据同震破裂的产生部位,几何』结构和形成机制,可认为武都南地震的同震破裂带是在哈南-稻畦子-毛坡拉断裂带左旋走滑兼倾滑活动作用下形成的。(6)根据同震破裂的规模及发震断裂运动量实测数据,可以确定武都南地震震级已达8级。  相似文献   
233.
系统研究了北祁连山玉石沟蛇绿岩单元内枕状玄武岩的元素与Sr, Nd, 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玉石沟蛇绿岩单元内枕状玄武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 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近平坦型, (La/Yb)N介于0.98~1.27 之间; Nb, Ta, Zr和Hf 无亏损, 显示出MORB 型玄武岩的特征; 经构造环境图解判别, 样品落入了MORB 区域内, 表明其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或者成熟弧后盆地环境. Sr, Nd和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地幔源区主要存在DMM (亏损地幔)和EMII (II型富集地幔)两类地幔组分端元. 枕状玄武岩具有印度洋MORB型同位素组成特征, 与特提斯洋域地幔的同位素组成类似; 微量元素比值也与中国境内特提斯构造域内已知蛇绿岩的N-MORB 型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比值相一致. 北祁连山其他蛇绿岩单元内枕状玄武岩也表现出印度洋MORB型同位素组成特征, 从而初步表明北祁连古洋曾是特提斯构造域的一部分. 这对于研究北祁连的大地构造演化和归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4.
华北东部裂陷盆地西与太行造山带、北与燕山造山带、东与胶辽山地、南与大别造山带均构成盆—山耦合,即中心裂陷盆地与外围各造山带均为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中心裂陷与华北地幔亚热柱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地幔亚热柱强烈上隆,在岩石圈底部受阻。使华北东部岩石圈发生热减薄—断陷。同时,向外拆离的地幔岩在盆地外围形成一系列次级隆起(太行、燕山、胶辽、大别造山带),即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单元—幔枝构造。各幔枝构造(造山带)间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并共同与中心裂陷盆地构成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35.
黑龙江二十一站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一站矿床的金矿体与铜矿体在分布的空间位置和展布方位上差异明显。金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西南接触带,呈北西向展布;铜矿体分布于二十一站岩体内,呈北东向展布。笔者通过对黑龙江塔河二十一站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提出了二十一站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二十一站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3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  相似文献   
236.
By using orthogonal regression method,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GCEA) and 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of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NEIC)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the two institutions between 1983 and 2004. A formula is obtained 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different calculation formulae and observational instruments are used, surface wave magnitude determined by IGCEA is generally greater by 0.2 than that determined by NEIC: for M=3.5-4.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3; for M=5.0-6.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2; and for M≥7.0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no more than 0.1.  相似文献   
237.
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激光经纬仪和数码相机的线结构光工业测量系统,该系统原理简单、设备成本低、操作容易、实用性强,可快速而精确地获取工业目标上大量点位的3维坐标。  相似文献   
238.
以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古裂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镜下研究,阐述了吕梁群和野鸡山群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对界河口群和吕梁群中的变质花岗岩作了超单元的杂岩划分,厘定了吕梁群为古元古代时期的产物,并探讨了铁矿成矿作用受原始成分和变质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239.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历来比较重视,早在1997年就提出我国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近一个时期,国务院领导针对一些地方土地违法问题有所抬头的问题,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5月中旬到现在,国土资源部又连续下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发[2006]17号)、《国土资源部“五个从严”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国土资源要情第8期)、《关于联合开展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情况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66号)、《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22号)等4个件。  相似文献   
240.
一、2005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回顾 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战线全体同志,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了执法监察工作力度,维护了健康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确保了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