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球粒陨石中含水矿物的种类和主要特点,根据陨石中含水矿物与无水矿物,有机质的关系,太阳星云凝聚模型中有关水蒸汽与无水矿物反应的理论,以及有关的同位素资料的综合分析,推断形成含水矿物的水化作用是太阳星云凝聚作用的一个阶段,通过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氧同位素组成和含水矿物数量的比较,论证了太阳星云盘中发生水作用的范围,从而对地球水的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该项成果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地球深部物质研究室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七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边承担基金项目的科研任务、边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方法及技术的探索所获得的一项综合性实验技术成果,该项成果的主要特色和创新这处是:  相似文献   
43.
在核幔界面之上的下地幔一侧,地震波速分布极不均匀,厚度在50~300 km范围内变化的一层物质称为地幔底层。地幔底层由具有高地震波速和高密度的D″区和超低速带(ULVZ)组成。地幔底层是地核热能向地幔传播的必经之路,也是地幔中温度和温度梯度最高的地区。地幔底层既是俯冲板块的最终归宿,又是热柱和超级热柱的源区。因此,地幔底层既是全地幔对流的起点,又是全地幔对流的终点。在地幔底层可能发生地幔物质(包括俯冲板块物质在内)的部分熔融作用,也可能存在外核液态铁与地幔硅酸盐的化学反应。所以地幔底层在全球物质演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高温高压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高压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是现代岩石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高温高压下低程度部分熔融(或含少量流体)岩石中,矿物颗粒之间熔体(或流体)形态特征、连通性,以及与周围矿物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中较多地借鉴了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界面物理化学密切相关。高温高压下地幔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的研究为探讨地幔部分熔融作用、软流圈和地幔交代作用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已成为地球深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该学科还没有为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所熟悉。为此,对高温高压岩石粒间熔体(和流体)形态学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以及某些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简要介绍,从而为读者对该学科的了解提供一些便利。  相似文献   
45.
在1.00~3.50GPa、1500~1700℃的温压范围,以福建闽清碱性玄武岩FM-91为初始物料,进行了高温高压熔融实验,通过对淬火玻璃的成分和折光率的研究,发现压力的改变对折光率的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温度的改变基本不影响折光率,并讨论了在成分不变的前提下,温度和压力的改变对熔体结构的可能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