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反馈式结构体系和相关的知识体系,讨论了破坏机制分析、监测判据、防治工程设计原则、计算机技术运用和项目管理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试图从理论上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正确战略。  相似文献   
62.
论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根据作者和前人的研究经验,本文讨论了滑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地质概念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变开破坏机制分析,参数取值,计算方法和灵敏度分析等。它对于提高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是很在意义的。  相似文献   
63.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根据多年丰富的区域地质灾害考察和综合研究实践,作者架构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1)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综合调查;(2)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包括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GGIS);(3)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高程、高差、坡度)、水系、植被、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形迹、斜坡类型、降雨量分布和地震活动等的统计关系,为评价因子选取、分级和权重确定提供依据;(4)筛选提取评价预警研究因子体系,建立地质灾害发育因子、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体系;(5)创建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简称"四度")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6)在满足一定精度比例尺数字化图上划分计算单元,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7)根据计算结果和应用目的,把相同或相近级别的图斑合并,分别编制区域地质灾害"四度"区划图;(8)根据"四度"区划结果提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级监测预警目标区和地质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9)对重点地段或地点专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政府-社会联动的应急反应机制。上述9个步骤构成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时空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简称"四度"递进分析法(AM FP)。  相似文献   
64.
贵州省纳雍县岩脚寨危岩崩塌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3日3时40分,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寨(组)后山发生危岩体崩塌(照片1),崩塌体冲击了山下土坡和岩脚寨(组)部分住户,形成特大型地质灾害。据统计,共有19户村民受灾,12栋房屋被毁,7栋房屋受损。截止12月7日18时,已发现死亡39人,5人下落不明,另有13人受伤。  相似文献   
65.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根据致灾地质环境条件和气候因素,将中国划分为7个大区、28个预警区。根据对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灾害发生之前15日内实际降水量及降水过程的统计分析,创建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判据模式图,初步制作了各预警区的预报预警判据图;根据检索到的研究资料建立了部分预警区的判据校正图。据此,在每天收到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发来的全国降雨预报数据和图像半小时内,对所预报的次日降雨过程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和诱发灾害的空间范围、危害强度进行预报预警。2003年的试验运行表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为主动减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6.
乌江鸡冠岭山崩堵江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次现场考查与论证,本文从山崩区的地质地貌环境、残留(变电房)危岩体和斜坡崩积物的特征以及山崩的前兆等方面,全国探讨了乌江鸡冠岭煤矿开采诱发山体崩塌和堵江断航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并研究了危岩体和斜坡崩积体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活动断裂系统的分段性及其分形几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分数维理论讨论了我国几条活动断裂系统的分段性。结果发现,活动断裂系在地质结构,运动特征,动力学特征,地球物理场异常和分形几何方面均存在分段行为。这个结论为活动构造区重大工程场址的选择与评价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链子崖危岩体T8──T12缝段开裂变形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文章通过对煤层采空区的分布、地压作用、山体开裂和近20多年来的变形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链子崖危岩体具有南北强拉裂、东西弱拉裂和平面反时针转动的立体开裂变形机制。据此,作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计算,为危岩体综合加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讨会”和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专业委员会、昆明市东川区政府、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交流会”将于2006年7月26日~8月3日同时在云南东川召开。  相似文献   
70.
为更精确得到三峡地区新构造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用GIS技术,对原有水系反演新构造应力场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趋势线代替首末点连线。以MapGis水系数据为基础资料,反演了三峡地区新构造应力场,绘出了主应力迹线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结合基础资料得出三峡地区的新构造应力场以NE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