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嘉  刘国祥  宋云帆  陈巍  于冰  吴松波  张瑞  邓琳 《遥感学报》2015,19(6):1019-1029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PSI)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缓慢沉降监测,但针对显著性地表沉降监测及PSI适用性的探讨较少。本文选取天津市与廊坊市城郊结合部的典型工业化城镇为研究区,分别以2007至2010年间的23幅L波段(23.6 cm)ALOS PALSAR影像和2007至2009年间的23幅C波段(5.6 cm)ENVISAT ASAR影像为数据源,使用基于相位空间相关性分析的PSI方法进行时空沉降提取,并对两个平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长短波SAR对沉降敏感性不同的特征探讨该PSI方法应用于显著沉降解算的可靠性,并结合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采信息对实验区沉降的时空分布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两平台的沉降结果十分吻合,在沉降漏斗区二者均方根误差(RMSE)为6.5 mm/a;实验区地表沉降呈现出显著的非均匀性,最大沉降速率超过200 mm/a,造成严重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证实了PSI方法在显著地表沉降监测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电离层对SAR干涉测量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SAR是一种能够全天候、高精度、大面积获取地形、形变细部信息的高效工具,而大气层中的电离层是制约InSAR精度和可靠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L波段及低频InSAR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着重从电离层延迟误差,距离向和方位向偏移现象以及法拉第效应等三个方面介绍电离层TEC及闪烁对InSAR相干系数、干涉相位及其产品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改正方案.紧接着,给出一些应用实例.最后,对InSAR中的电离层效应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3.
为探测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用ALOS卫星PALSAR L波段SAR数据与GPS观测数据,采用两轨雷达差分干涉方法,计算出了地震影响区约83 194 km 2 范围内的同震干涉图与形变场。此外,以16个GPS点的形变数据为参考,对干涉形变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近断层区域两类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外,整体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4.
??????????????????????????(MAI)????InSAR???????????????(?????????λ?????????λ??????У?????)?????????С?????????????????????α?????2003??????Bam??????????????????л???????????????????????(AZO)???λ???α???????ο???????????????????????α????????????????????????MAI???λ???α????????????Ч???AZO??????????????????α??????л???????????????????????????????????3??????????????????2.7??4.1??3.2 cm??  相似文献   
55.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藏东南区域多数冰川退化加剧,冰湖的异动也更为频繁,冰湖溃决诱发洪水、涌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风险激增。以多源时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为数据源,从水体和非水体信号的强度差异出发,开展冰湖的分类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SAR影像的强度标准化比值实施冰湖提取与动态监测的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选取日本航天局的ALOS/PALSAR-1与欧空局的Sentinel-1A影像序列,针对位于贡巴冰川流域的典型实验区,在11 a的时间跨度上开展了冰湖动态提取和长时序变化分析。通过实验成功获取了贡巴冰川末端冰湖2007-2018年间的时空变化,进而发现近10 a间冰湖的体量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从侧面也印证了贡巴冰川消融加剧的现状。此外,2018年的新近监测结果表明,局部溃决涌道的扩张打破了冰湖固有的生存周期,甚至会诱发洪水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有必要加强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56.
海洋钻井诸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井筒内温度的准确确定。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了海洋深水钻井温度场的控制方程,包括环空内、钻杆内以及地层内的温度场方程,并给出了方程求解的定解条件。计算结果表明:环空内的温度会受到钻井液密度和循环流量的影响,密度越大、流量越低,环空温度越接近于外部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57.
????ERS-1/2??1996???1998??????C????SAR??????????????洦???????????????????????????????????α????????????????????????????????????????ò????????????Ч?????е????α???????????Ч?????????????????????????????????н???????????????????????????????????????????  相似文献   
58.
应用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PSI)技术进行地表沉降监测研究,对PSI建模时采用的各相位分量的空间相关特性和沉降结果精度进行详细分析。试验选取覆盖上海地区的16幅高分辨率TerraSAR-X(TSX)SAR影像为数据源,进行PSI建模、形变提取和精度分析,并使用地面水准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根据PS各相位分量的空间相关特性进行PS点的识别是合理的。与水准数据对比,两类年沉降速率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差异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1.6 mm/a和±4.6 mm/a,最小和最大差异量分别为0.198 7 mm/a和10.132 mm/a,证实了PSI技术在上海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的应用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9.
基于边界探测的InSAR最小二乘整周相位解缠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方法一直存在收敛性差和非整周性相位解算问题,提出基于解缠边界探测并搜索整周相位值的解缠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次优解与最优解的阈值判别准则,预测解缠趋势并逐步推进相位解缠边界,并在解缠迭代计算中附加相位搜索增量以提取相位整周值。试验分别基于噪声干扰的模拟图和香港、深圳地区的ERS-1/2卫星SAR影像干涉图,采用边界探测算法进行相位解缠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解缠方法对附加强噪声的模拟干涉图能正确解缠出99.5%的相位值,真实SAR影像干涉图的解缠精度达到±0.12rad。  相似文献   
60.
工程形变是工程建设风险分析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十分必要.使用德国TerraSAR-X卫星所获取的多幅X波段高时空分辨率SAR影像,采用两轨差分干涉方法,提取天津西郊南水北调工程施工形成的弃土场快速形变信息.试验结果表明,TerraSAR-X雷达干涉技术在工程或地表垂直位移探测方面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内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