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服务注册中心是网格系统中进行服务资源管理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服务的共享与协同管理提供有效平台。为适应网格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大型的网格应用中通常采用分布式注册中心来管理服务资源。此处根据网格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的特点,阐明了地理信息服务静态虚拟组织和动态虚拟组织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基本概念,设计了其体系结构和基本运行机制,并与UDDI V3,UDDI注册中心池两种分布式注册中心结构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2.
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发展和产业化,为解决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导致了智慧城市的提出。数字城市必然走向智能城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同于数字城市的新特征。物联网与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战略技术支撑。智慧城市的应用涉及到城市运作的方方面面,其根本目的与任务是让城市更智慧,本质是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更智慧。  相似文献   
23.
时代古老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中的锆石往往经历了不止一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在理想情况下,不同期次的事件应有对应的不一致线,这一系列的不一致线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相邻的高位不一致线的下交点与低位不一致线的上交点重合。然而,多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使多数相邻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并不重合。如果这两个上、下交点的年龄与其平均年龄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视为有效年龄、否则,与数据点线性排列最近于平行的不一致线可能是有效的,该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可能具有地质意义。若两条不一致线之下的数据点均不具线性排列,则各自的上、下交点年龄多半无地质意义。应用此准则处理大别山杂岩麻粒岩和东昆仑山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的锆石U-Pb不一致年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赵文俞  刘嵘等 《岩石学报》2001,17(4):648-652
木兰山低温高压变质岩中的石英脉及其围岩的矿物组成,变质结构和界面特征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表明,该石英脉为同构造重结晶脉,经历过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压力条件与围岩矿物的形成条件相同,透射电镜亚微米纳米尺度分析表明,该石英脉中存在一种已部分转变成α-石英纳米晶的SiO2非晶相,且观察到类似于柯石英假象的胀裂现象。并认为SiO2非晶相的形成及其变化特征可能是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南缘蓝片岩的一次俯冲和快速折返过程的超显微证据。  相似文献   
25.
马翊  刘嵘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3,20(3):198-200,205
影像信息是表示地理信息的最直观最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影像信息入库、管理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实现影像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快速高效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6.
影像入库及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翊  刘嵘 《测绘学院学报》2003,20(3):198-200,205
影像信息是表示地理信息的最直观最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影像信息入库、管理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实现影像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快速高效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俄罗斯南乌拉尔造山带Maksyutov杂岩的野外考察及资料分析,并与大别HP-UHP变质地体进行对比后认为,两个高压超高压变质产物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皆处在起源于微陆、微洋、多岛海环境的俯冲碰撞带、缺乏与超高压变质作用同期的岩浆作用和洋壳消亡证据等。进一步探讨二者形成机制的共性,有利于揭示陆壳俯冲及折返过程中物质的运动特性,查明俯冲带内构造热演化与岩浆作用关系等重要地质问题。Maksyut  相似文献   
28.
摘 要:电力学崩解法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零混染的样品分离技术。该方法借助高频率变化的高压电场,在固体内部诱导形成电场畸变,进而在强畸变域内形成电场破坏,催生毛细管状放电网络,最终导致等离子体通道的急剧膨胀,产生张性破裂,实现矿物相之间的分离。?相较于传统机械碎样法,该方法具有无尘环保、杜绝混染微损耗、高回收,最大程度保留目标对象的粒度和形貌特征,以及低能耗的优势。目前该设备在地学及其相关领域已初步应用于珍贵样品的单矿物分离、矿物材料特性的改善、特殊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古生物样品的完整提取等方面,更多的应用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29.
刘嵘  陈能松  何谋春  肖平 《地学前缘》2006,13(2):205-212
利用阴极发光和激光拉曼研究了大别山俯冲带超高压基性和长英质变质岩中的锆石。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或新生锆石颗粒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俯冲带地幔深度流体作用信息。其一,在超高压变质锆石生长域中存在微米级流体包裹体。由于其十分细小,组成往往难以测定。但是在变基性岩中检测到富CO2的负晶形包裹体。其二,在超高压锆石生长域中较普遍地发现富含挥发份的多硅白云母和磷灰石包裹体,其与典型的超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稳定共生。副矿物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新鲜的弱退变质的榴辉岩中,富含挥发份的矿物相———磷灰石仍是含量较高的矿物,说明在俯冲带的深部(>100km),流体仍可以稳定地保存在高挥发份的矿物晶体格架中。其三,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的边界呈蚕食状或港湾状,指示流体参与了锆石的变质生长过程,即通过流体与锆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原有锆石的溶解和新生锆石的沉淀结晶。考虑到如此高的锆溶解度,认为在地幔俯冲深度,流体的成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富水体系,其化学组成与深熔融体相似,且赋存状态应为含水融体相。  相似文献   
30.
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振东  刘嵘 《地质力学学报》2008,14(1):22-36,21
当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时, 它所引起的瞬时(1秒至1微秒)动态高压(数十至数百个吉帕)和高温(大于1500℃), 必然导致陨石撞击坑(astroblems)的生成并使周围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这便是撞击变质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目前关于撞击构造(impact tectonics)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涵盖如下四个方面:1.撞击坑的构造形貌及形成机制; 2.撞击变质作用及撞击变质岩; 3.撞击作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4.撞击作用的经济地质意义。陨击作用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 还具有实际的经济地质意义。南非的Vredefort-Witwatersrand是最老的撞击构造, 它以丰富的金铀矿床而闻名; 加拿大的肖德贝里(Sudbury)以同撞击作用期的大型铜镍矿床著称; 如今北美、中美不少地区正在探索与陨击期后构造有关的油气储集。此外, 许多陨击变质岩可以供作建筑材料。不少撞击坑已经辟为旅游胜地, 如德国的Nordlingen Ries撞击坑。我国撞击构造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了海南白沙陨击坑, 此外内蒙古的多伦、江苏的太湖和辽宁的岫岩罗圈里等地也发现有陨击构造的证迹, 不过, 都尚待进一步的工作予以证实。全球撞击构造研究经验可以借鉴的是, 在长期构造稳定区较易于发现陨击坑; 不少撞击构造被隐伏在第四纪或更老的沉积物之下, 所以采用人造卫星发回资料解译地球表面的照片, 加上地球物理勘探, 可以有效地确定研究靶区, 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岩石学、构造学研究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