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常规的干酪根处理方法对烃源岩样品中有机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含大量浮游生物和动物碎屑的海相烃源岩更是如此,从而对烃源岩中显微组分成因的判识造成人为的困扰。通过反复实验,并对比分析常规干酪根和全岩光薄片处理效果,发现在海相烃源岩干酪根处理过程中将烃源岩样品手工简单破碎,采用弱酸处理,可以较大限度地保持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完整性,对有机岩石学研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2.
文中给出 k-传递的概念 ,对 k-传递的等价条件、代数表示、分解合成、图的特征及性质进行研究 ,并从 k-传递阵与传递阵关系的角度研究传递阵 ,理清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传递性定义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传递阵进一步地刻画。所得结果实现了传递阵的推广 ,为模糊矩阵各种传递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3.
滇池水-沉积物界面磷形态分布及潜在释放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对滇池35个上覆水-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物中磷释放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表现为:有机磷(OP)(1482.49±1156.82 mg/kg)钙结合态磷(Ca-P)(865.54±558.40 mg/kg)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Al-P)(463.77±662.18 mg/kg)残渣态磷(Res-P)(218.52±83.11 mg/kg)可还原态磷(Fe-P)(128.13±101.56 mg/kg)弱吸附态磷(NH4Cl-P)(2.26±3.05 mg/kg);滇池上覆水草海总磷浓度处于劣Ⅳ类水平,外海不同湖区总磷浓度介于Ⅳ~Ⅴ类之间;滇池水体中的磷以颗粒态磷含量最高;滇池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是由快反应和慢反应两部分组成.释放过程主要发生在前8 h内;不同区域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速率、最大释放量、磷的释放潜力平均值均表现为:草海外海北部外海南部湖心区;滇池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主要由NH4Cl-P、Fe-P、Al-P和OP进行,其中,NH4Cl-P和Fe-P所占比重较大;磷的释放与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溶解态无机磷和溶解态有机磷呈显著正相关,预示着上覆水中磷的迁移转化更多地受到水-沉积物界面浓度梯度的控制,进一步说明不能以总磷含量来评价湖泊磷素释放的状况,需与磷形态及分布特征相结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将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投影改正方法和保持方位角不变的算法,应用于湖北省某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逐点改算平面控制点坐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满足长度变形值的规定,同时也达到了施工放样时对起算方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5.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1.5±0.2g)的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分为10个组,共进行60d。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延长再投喂天数可以使建鲤的增重率逐渐增加,而且S1F4、S2F8、S4F16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在摄食期...  相似文献   
46.
在异育银鲫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1%、0.02%、0.03%、0.04%的地衣芽孢杆菌,测定了鱼体的生长及食糜植酸酶活性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0.01%、0.02%、0.03%组的增重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2.46%、18.59%、18.84%:添加量0.02%、0.03%组的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63%、35.03%(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0.52、0.57(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0.03%组食糜植酸酶活性提高50.79%、0.04%组肝体比降低20.91%(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异育银鲫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提高了机体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47.
对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监测类型、监测对象的选择、监测的内容、任务和过程,与主要学科的关系、监测的基准、监测数据的选择,以及时空表达、尺度和采样等若干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
本文提出两类模糊模式识别用于找矿预测的具体方法.用F-PFS法和调节特征因素及其权重以获取最佳分类,聚类中心即作为标准模式.根据单因素判对率确立了因素逆距离权重的概念.在标准模式的模糊向量与已知单元模糊向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建二线性不等式方程组,从而可解不同因素的距离权重,并进而用贴近度对未知单元进行识别.以上方法应用于鄂东南地区的铜及多金属的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方法有效。成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沥青主要为焦沥青,按光性特征可分为均质沥青、均匀长条状沥青、镶嵌结构沥青、小球体沥青、针状结构沥青、香肠状沥青、微粒状沥青;均匀长条状沥青各向异性强,ΔR大于0.5%,具有强的各向异性小球体沥青的ΔR大于1.2%,它们BR max和BR min的方差往往小于0.08,其平均值可作为成熟度的评价指标;沥青中硫含量高,可能是小球体沥青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硫与沥青之间的关系对该区高含硫化氢气藏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在2002年四川南充稻田养蟹田间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2003年在位于三峡库区淹没带边缘非淹区的重庆市开县竹溪镇进行稻田复养河蟹的田间试验,对种、养结合模式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蟹复养田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单作水稻田的15.7%;水稻生长期间的防病治虫用药、运作管理用工、无机肥用量、机械耗材的投入成本明显减少,总的投入比单作水稻田少4.3%,总能、无机能、有机能的产投比分别少35.1%、51.0%和31.6%;土壤全氮、氨态氮分别高于单作水稻田的21.4%和55.2%,稻田水中的氨态氮高达61.3%,这些无机态氮是培育水生生物、高等植物的营养源,又是供应河蟹生长的饵料,而硝态氮则要低得多;河蟹的甲壳质及其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是提高土壤有效养分,供应水稻生长的主要肥源.稻田养蟹后,虽然稻谷产量比单作水稻低10.1%,投入成本且低于20.0%,而利润比单作水稻增加77.8%;河蟹的产投比1.54:1,获利润6 381.49元/hm^2;稻田复养河蟹的净利润为7104.19元/hm^2,是单作水稻的44.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