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1.
武都县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发病率较高、起病急骤的呼吸道传染病。它的初发及流行,除有病原学、易感人群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外,还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水平风速的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气象诸要素入手,对流脑的流行做了探讨从而揭示其流行规律并作出发病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212.
在气象学的资料同化中有四种主要方法:①曲面拟合法——定义一个数学曲面以拟合不规则空间分布的观测值.②将观测值经验线性地插值到网格点上.③统计客观分析——一种估计网格点上的气象参数的方法,在这些网格点内所分析变量的相关性决定了适用于这些观测值的权重.④变分  相似文献   
213.
地表水污染源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东  王珏 《水科学进展》1990,31(2):302-311
地表水污染源的准确识别对于突发水污染事件中制定补救策略、确定责任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污染源识别的基本问题出发,综述了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两类方法,一类是数学模拟法,包括直接求解法和间接求解法,直接求解法又包括解析法和正则化方法,间接求解法又包括模拟优化法、概率统计法及耦合算法;另一类是足迹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包括污染源信息、观测数据、地表水模型、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性质5个方面。并指出地表水污染源识别的不确定性和时效性是制约其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方法耦合、识别效率提高、不确定性分析及污染物性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4.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似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刘晓东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89,8(3):205-216
  相似文献   
215.
冷冻法是研究矿物包裹体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测定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盐度和密度,而且能确定包裹体溶液的成份,鉴别包裹体的类型等。冷冻法的关键设备是冷台。现采用的冷台主要有二种类型:液氮等致冷剂冷台和半导体致冷冷台,但这些冷台尚达不到精确控温的目的。1983年我们与天津致冷器厂合作设计制成了控温式半导体致冷冷台。试验表明该冷台很适合包裹研究工作,其主要特点是能在某一温  相似文献   
216.
闽、浙、赣三省境内广泛发育一种特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具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的特征。对该岩石的认识,看法不一,如江西相山主体岩石曾先后被定名为黑云母微花岗斑岩、自碎次花岗斑岩、凝灰  相似文献   
217.
刘晓东 《气象科学》1995,15(4):57-63
本文就我们5年来在下垫面强迫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工作包括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及热带西太平洋热源异常对短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积雪,地温及海温等下垫面状况与短期气候变化关系的分析研究,以及在特征地质时期的边界条件下对东亚古气候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18.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我国大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志刚  刘晓东 《高原气象》1995,14(2):226-231
通过对1949-1979年中国7.0级以上地震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的相关分析指出,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我国大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强(弱)对应我国7.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弱(强)。我国大震的活跃期大致在太阳黑子周期双数周的M+1年到下一个M年,这期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明显减弱。我国大震活跃、西北太平洋台风次数减少和克尔尼诺事件大致同期发生。  相似文献   
219.
较小尺度涡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个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5组积分时间为5天的试验,研究台风环流与较小尺度涡旋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涡旋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台风环流的非对称结构,进而引起台风移动偏离正常路径。  相似文献   
220.
赣东北蛇纹岩主要分布于该区的蛇绿混杂岩带内,经ICP-MS分析发现该区蛇纹岩Cr的丰度达6187×10-6,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主要以铬尖晶石类矿物形式存在.铬尖晶石矿物的Cr#[=100*Cr/(Cr+A1)]为60~69,指示其形成环境可能与SSZ型蛇绿岩(supra-subduction zotle ophiolite)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