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等级公路穿越山区时 ,通常需要开挖而形成路堑边坡 ,其边坡的稳定性将危及公路施工和运营安全 ,故常需要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具有大体积、大面积范围且存在滑动面的不稳定岩土体 ,加固方法以预应力锚索为佳。在结合某高等级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中 ,分析了已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2.
邓肯-张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陈育民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07,28(10):2123-2126
根据FLAC3D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利用VC++环境在FLAC3D软件中实现了邓肯-张本构模型的开发,设计了一系列三轴试验的模拟算例对模型开发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给出了在FLAC3D中开发本构模型的基本步骤和编程要点,为其他用户进行本构模型的修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由于FLAC3D开发环境的特点,用户编写的本构模型和软件自带的本构模型的执行效率处在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43.
不同固结压力下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汉龙  朱云华  董金梅 《岩土力学》2007,28(11):2333-2336
通过室内渗透试验,对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的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龄期、水泥掺入比及EPS(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含量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常规三轴仪,进行了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渗透试验,模拟土体在真实受力状态下渗透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水泥掺入比、龄期、固结压力的增大及EPS含量的降低而降低,近似为乘幂函数关系,但其降低的幅度因配比及龄期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4.
马志涛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06,27(Z2):860-864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现浇薄壁管桩(简称PCC桩)受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对桩长、桩径以及桩身相对刚度等影响桩受力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径一定的情况下,桩长对桩的破坏形式有很大的影响,弹性桩与刚性桩临界点的长径比为8左右,且弹性桩的受力主要集中在桩的上部,约为0.3倍桩长;桩径对侧向位移和弯矩都有很大影响,桩径越大,桩侧向位移越小,而最大弯矩值越大,且最大弯矩点下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体强度,有利于提高桩的抗水平变形能力,但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5.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沉降简化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世清  刘汉龙  高玉峰  费康 《岩土力学》2004,25(10):1651-1653
PCC桩是一种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刚性桩。以PCC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基于PCC桩-土-垫层所组成的一个工作体系,考虑桩-土-垫层体系的工作特性及相互影响,对PCC桩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PCC桩复合地基模量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PCC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沉降简化计算公式。同时,运用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说明提出的解答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6.
路基荷载下PCC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简化计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费康  刘汉龙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04,25(8):1244-1248
将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简化为只有竖向变形,水平变形可以忽略,然后,应用土体的平衡、几何、物理方程,建立沉降计算的控制方程。桩土界面的接触条件按位移协调或产生滑移变形两种情况分别建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求解,可得桩、桩周土各自的沉降变形、桩土界面的摩擦力分布。与有限元分析和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简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47.
通过试验研究了废钢渣作为原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方法,并将钢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的某些性质指标作了比较,分析其原因,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度与水灰比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配制出的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要高,而且节省了水泥和石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利用了废物,变废为宝,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故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8.
边坡地震稳定性时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刘汉龙  费康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03,24(4):553-556
考虑到在地震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某一瞬间,用这个值评价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不太合适,提出了用最小平均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安全系数最大振幅的0.65倍作为平均振幅来反映安全系数随地震波动变化的过程。利用最小平均安全系数对某一堆石坝的动力抗滑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与拟静力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9.
修建地铁隧道后场地液化特征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筑场地的液化判别方法已有很多的研究,而且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场地在修建隧道后的液化特性也会发生变化,而考虑这些变化进行液化判别的研究较少。作者旨在探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自由场地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和考虑隧道修建后,应力状态改变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在场地地震液化判别之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周云东  彭贵  刘汉龙  杨寿松 《岩土力学》2005,26(Z1):237-240
结合现浇薄壁管桩(PCC)在盐通高速公路桥头软基加固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现场试验观测对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沉降、桩土差异沉降、路堤稳定性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观测表明,PCC技术可显著减小地基的沉降量,使用该技术加固后地基具有沉降收敛快、工后沉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