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锗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重液分离方法研究了临沧超大型锗矿床中锗在矿化褐煤不同煤岩组份中的分配 ,结果表明锗主要富集在腐植体 (尤其是团块腐植体 )中 ( 86 .0 4%~89 1 6 % ) ,其次是轻质组份 ( 3.2 0 %~ 8.33% )和无机矿物 ( 1 .71 %~ 1 0 .2 7% ) .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分析表明 ,在矿化褐煤中没有鉴定出独立锗矿物 ,锗十分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褐煤中 .锗可能与褐煤有机质的O ,C和H等成键 .  相似文献   
42.
43.
以LAS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介绍了LAS的起源和发展,解析了LAS 1.0的结构及最新版本LAS 1.4的格式。针对目前LiDAR软件相对落后的现状,基于IDL和ENVI开发了LAS数据快速读取与三维显示模块,并与常用的LiDAR数据读显软件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本文的读显模块速度位居首位,显示效果良好,同时在资金成本与定制开发方面也独具优势,可为LiDAR数据后续快速处理奠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渤海海域烃源岩的生气潜力与天然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次研究采用了黄金管的生烃模拟实验分析了渤海海域6个古近系的烃源岩样品的生烃特征并计算了各生烃凹陷的生气强度。研究表明,烃源岩初次裂解气阶段对应的Ro为0.6%~1.3%时,生气高峰对应Ro约为1.2%。Ro达1.3%时,大部分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已生成,对应的产气率平均为122.93 m L/g TOC,达到好的气源岩标准;Ro1.3%的高演化阶段则主要为油二次裂解气。Ro为1.0%与1.3%时烃源岩的气油比(累积生气量与累积生油量的比值)分别约为0.22(1∶4.5)与0.39(1∶2.6),表明古近系三套烃源岩均具有良好的生气潜力。基于产气率图版计算的各凹陷的生气强度普遍大于20×10~8m~3/km~2,说明研究区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基于已发现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渤海海域现今已发现的天然气主要为有机成因的热成因气,进一步可分为油型气与偏腐殖型气,而且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天然气的成熟度对应的Ro值总体低于1.3%,这整体与热模拟实验结论相吻合。与辽东湾地区相比,渤中地区天然气主要为溶解气富集,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断裂活动强度大,不利于天然气保存。  相似文献   
45.
原油饱和烃与硫酸钙和元素硫的程序升温模拟实验中,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有机气态烃(C1~C5)和无机气体H2,H2S,CO2等组分的产率变化及其演化特征,剖析了模拟实验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机制.硫酸钙-饱和烃系列中,HES的生成量很少,属反应程度较低的TSR反应,整个体系以烃类自身热裂解为主.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元素硫受热生成硫自由基而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速了烃类烷基基团C—H键的裂解,C—H键的裂解碳造成了CO2产率的提高,C—H键的裂解氢生成H2的同时,与硫自由基结合生成大量的H2S,整个体系属硫自由基的催化反应.元素硫-饱和烃系列中,由于硫在低温阶段对C6+烃类裂解的促进作用和高温阶段对气态烃的消耗作用,造成元素硫和硫酸钙两个系列烃类气体产率曲线出现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46.
样品采自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活动形成的烟煤区,包含了从褐煤到瘦煤的变质系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的含氧基团在褐煤阶段已开始消失,烷基和芳环同步增加,在R°=1.10%时达最大值。顺磁共振自由基浓度和X-衍射参数La/Lc介于区域变质煤和岩浆接触热变质煤之间,芳核外官能团的热演化超前于芳核骨架及R°的演化。   相似文献   
47.
Black carbon(BC)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last 20 years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n absorbent of toxic pollutants but also a greenhouse substance,preserving fire-history records,and more importantly,acting as an indicator of biogeochemical cycles and global changes.By adopting an improved chemothermal oxidation method(WXY),this study reconstructed the century-scale high-resolution records of BC deposition from two fine-grained sediment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The BC record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which exhibited specific sequences with three BC peaks at approximately 1891,1921,and 2007 AD,representing times at which the first heavy storms appeared just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long-term droughts.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es of the BC peaks in the cores and heavy storms in the area of the Huanghe(Yellow)River demonstrated that BC peaks could result from markedly strengthened sedimentation due to surface runof f,which augmented the atmospheric deposition.Stable carbon isotop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vident increase in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BC in Stage 5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the input of weathered rock-derived graphitic carbon cardinally induced by the annual anthropogenic modulation of water-borne sediment in the Huanghe River since 2005 AD.Numerical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put fraction of graphitic carbon was 22.97% for Stage 5,whereas no graphitic carbon entered during Stages 1 and 3.The obtained data provide new and importa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sink history of BC in the Yellow Sea.  相似文献   
48.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平凉组海相页岩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 Rock-Eval 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生烃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热解烃 S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结合 Kinetics 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计算,获得了其开放体系下的生油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分布范围为(57~81)×4.185 kJ/mol.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可较好地将实验数据外推到地质实际过程.此外,发现热解残渣中的 H/C(原子比)值与热解温度、干酪根转化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建立 H/C 值与转化率或者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的可靠模板,表明 Rock-Eval 热解实验与 H/C 值结合,可快速评价下古生界源岩的成熟度、转化率和生烃量等指标,将其应用于资源量计算等方面  相似文献   
49.
柯坪地区中上奥陶统萨尔干页岩和印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两套重要烃源岩,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其游离态生物标志物含量极低,给精细的油源对比研究带来困难,因而本文采用催化加氢裂解的方法加以研究.相比常规索式抽提,少量干酪根的氢解反应可以获取足量准确的生物标志物信息,这主要跟氢解反应中高温供能、氢气保护、催化剂催化以及干酪根网格对其内...  相似文献   
50.
惠民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动力学方法定量评价烃源岩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采用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研究了惠民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碳质泥岩)生烃动力学,取得了热解产物C1和C2~C5烃类气体组分生成动力学参数,结合Kinetics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计算,模拟了具体地质条件下的成烃规律。结果表明,生成CH4所需活化能较高,分布范围较宽;随着碳数的增加(C2~C5),所需活化能与甲烷相反。结合惠民凹陷埋藏史与受热史,烃源岩发生过二次生烃过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地质背景相吻合,指出古地温演化模式对烃源岩的生烃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生烃动力学参数为计算含油气盆地烃源岩油气生成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