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和方法也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一些新的预报技术和机理认识不断应用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ARGO海洋观测资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业务模式的预测技巧,新一代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已经投入准业务化运行,研发了多种模式降尺度释用技术,多模式气候预测产品解释应用集成系统(MODES)和动力-统计结合的季节预测系统(FODAS)逐渐应用于业务中,大气季节内振荡(MJO)逐步在延伸期预报中得到应用。近年来,对全球海洋、北极海冰、欧亚积雪、南半球环流系统对东亚季风影响的新认识也不断引入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这些新技术和新认识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2.
东亚季风区夏季风强度和降水的配置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79~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强度和夏季总降水之间的关系被分为四种类型:A:强季风、强降水;B:强季风、弱降水;C:弱季风、强降水;D:弱季风、弱降水.通过研究不同关系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和SST异常,并分析不同要素在季风和降水关系变化中的作用,发现在季尺度上东亚季风区夏季风强度和地区同期降雨总量的关系具有多面性特征,此关系取决于环流场的整体配置,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南亚高压和中高纬阻塞形式为三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另外,海温变化对东亚季风和总降水的关系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区域海温.合成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东亚异常波列和东亚夏季风强度密切相关,但波形与东亚季风区夏季总降水强弱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23.
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沧州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为尽快解决沧州饮水安全问题,根据沧州饮水不安全和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人饮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4.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以成矿物质为主体,以成矿地质条件为背景,主要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在成壳、成岩、成矿与成晕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规律。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是基于成矿地质过程与成矿级次建立的研究框架,包括成矿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系列理论、成矿地球化学次级分带理论和成矿地球化学原生分带理论,主要研究成矿省(域)、成矿区带、成矿亚带和矿床等各级次成矿地球化学问题。在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长期形成的区域、普查与详查化探工作程序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体系和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系统研究不同层级的成矿与找矿地球化学问题。各体系之间既密切相关地联系在一起,又具有独立的研究内涵与范畴。本文结合西南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区域化探异常集群的重大发现,主要讨论区域成矿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及相关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25.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半球冬季双西风急流现象,指出它发生在600~100hPa的南太平洋上空,其中副热带急流中心位于27.5°S,且在200hPa层风速达到极大值;高纬度急流中心位于60°S,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此基础上,利用IAP 9L AGCM(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对双西风急流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很好地再现了双西风急流现象,并成功地模拟出副热带急流的位置、强度以及最大风速的垂直中心层次。对极区急流强度的模拟也比较接近实况,但位置偏南。但模式对40~50°S之间南太平洋风速极小值中心强度的模拟略低于再分析资料。此外,模式对平流层上层单急流位置的模拟与观测结果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6.
根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提供的赤道太平洋信风指数,发现在ENSO年3~5月(MAM)和8~10月(ASO),赤道西太平洋存在两次显著的西风异常盛行期,并分析了这两次西风异常长时间维持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南北两半球中低纬度异常经向风向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输送,以及海气耦合模态中反Walker环流的自维持,是这两次西风异常维持的主要原因.其中,经向风输送在MAM时期以北半球为主,而在ASO时期以南半球为主.在上述两个时段,作为对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响应,赤道印度洋呈现为东风异常.此外,南太平洋中高纬存在一正压结构的气压偶极子模态,该模态在MAM时期由海冰异常维持,其部分气流向赤道辐散,并汇入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中,因此对西风异常有直接贡献.而在ASO时期,这一模态由西风异常引起的赤道太平洋海水变暖所激发的大气遥相关波列维持,因此它是对热带ENSO信号的响应.  相似文献   
27.
大陆碰撞造山环境可以发育多种类型矿床,比较而言,对与岩浆活动相关的各类矿床研究深入,而对与岩浆活动无关沉积岩容矿的矿床了解较少.近来,一些学者提出该套矿床最典型类型之一的MVT型矿床,其多数形成于碰撞造山背景、包括陆-陆碰撞造山环境(Bradley and Leach,2003;Leach etal.,2005),从而引发了对该套矿床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伽利略系统在实施和运营阶段中计划采用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权责、系统融资方式、实施和运营中经费分配方案及系统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29.
城市现状建筑容积率的分类提取对于有效把握城市用地开发强度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分量、主方向、边界指数以及矩形拟合度等多特征分量相结合的超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建筑容积率贝叶斯分类提取方法。基于分类结果,采用阴影面积法与阴影长度法计算容积率并进行精度对比验证。利用WorldView-3卫星影像进行提取实验,并对实验区建筑逐一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在容积率计算中,阴影面积法总体精度为93.90%,阴影长度法总体精度为85.19%,阴影面积法较阴影长度法在容积率分类提取精度上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30.
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模式集合和降尺度技术是提升模式预测能力的有效工具。该文对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 (MODES) 技术与业务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介绍。MODES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东京气候中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4个气候业务季节预测模式输出场,利用EOF迭代、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最优子集回归和高相关回归集成4种统计降尺度方法以及等权平均、经典超级集合等集成方法进行全国月及季节降水和气温预测。目前对MODES进行了夏季回报检验和约1年的实时业务应用。回报检验和业务应用表明,MODES对气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月预测平均PS评分为76),对降水有一定预测技巧 (月预测平均PS评分为68),具有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