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联地质”1958年№6已报导(译文摘要已在本所“科学通讯”1958年№3发表——译者注)一九五八年三月一四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地贸图委员会会议,会上讨论了世界地质图图例的建议以及与编制此图有关的其他问题。目前由季克西(非洲)——主席、X.P.格尔特涅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纳利夫金(苏联)、孙德赫(印度)、罗哲尔斯(美国)  相似文献   
92.
作为对中国东部陆缘地带大型盆地区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部分结果,本文的基本认识:(1)穿过松辽盆地的1孙吴-双辽断裂可能是东倾伯低角度壳内断裂;(2)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可能属于“混合型裂谷盆地”;(3)东海盆地台北坳陷处在多期次张性应力场环境中,使在其西部附近产生张性正断层系;(4)欧亚大陆东部新生代区域构造运动总体处于右旋走滑拉张环境,其动力因素包括板块运动和地幔物质运动;(5)研究区莫霍面具有较为复杂的变化;(6)复合尺度研究方法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
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中角闪岩和片麻岩类捕虏体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相学的研究表明,它们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即早期的榴辉岩相变质和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化变质。其原岩为拉斑玄武质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较强的陆壳物质混染;部分捕虏体可能代表了本区深部地壳的物质组成,且具有华北地块基底的性质。中生代早期该区上地幔是多种岩石构成的构造混杂岩带,深部地壳主要由片麻岩类、角闪岩类和少量石榴辉石岩类组成。早白垩世时期深部地壳主要由一套快速折返至下地壳的榴辉岩相变质岩石所构成,它们普遍发生了角闪岩相退化变质,并与原下部地壳的深变质岩(片麻岩和角闪岩)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构造混杂体。  相似文献   
94.
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的平均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9月2—6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发生了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利用时间平均合成分析方法对强暴雨维持期间 (9月3日20:00—5日08:00, 北京时) 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平均, 再对合成平均资料做诊断分析, 以揭示持续性强暴雨过程持续期的平均特征。诊断分析显示, 台风西进导致稳定的环流以及中低层大量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持续提供了背景条件。在时间平均流场上, 与暴雨相联系的中尺度系统十分显著, 它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准东西向的中尺度辐合带, 在对流层高层表现为中尺度辐散带, 两者垂直耦合为深厚系统。此外, 在暴雨持续期间, 对流层低层大气运动表现出强烈的非平衡特征, 这种非平衡的动力强迫作用支撑着低层强辐合的维持。  相似文献   
95.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郁淑华  高文良 《气象学报》2006,64(3):392-399
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结合TRMM资料,分析了1998—2004年5—9月移出高原的低涡的活动特征。结果指出:6—8月是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中国东部天气的主要时段,它与高原低涡在高原上的活动特征及西南低涡移出高原特征均不同;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的涡源主要在曲麻莱附近、德格附近,这与高原上产生低涡的涡源不同;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的移动路径多数是随低槽的活动而向东、向东南移动,这与高原低涡在高原上多数是沿切变线移向东北不同,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不仅影响中国的范围广,还可能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涡的强度、性质会有变化,在高原以东活动时间长(≥36 h)的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前多数为暖性低涡,移出高原后多数为斜压性低涡,低涡加强、多数可产生暴雨、大暴雨;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移到海洋上,往往因下垫面不同而变化,出海后都有降水加强、多数位势高度下降的现象;移出高原后的高原低涡因东面海上热带气旋活动而少动,与其南面热带气旋活动相向而行,因季风低压少动而少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6.
运用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方程,分析了一次雷击灾害中雷电电磁场对电源线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7.
我们通过监测位于亚平宁地区的一个粘土斜坡内正孔隙水压力来分析降水如何影响沿土体剖面的孔隙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斜坡稳定性。监测数据在监测滑坡活动的第一个季节(2001年8月-2002年6月)获得。研究地点位于一个复杂滑坡后缘,该处斜坡即将发生浅层滑坡,斜坡变形特征非常明显。 孔隙水压力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过去11个月其变化呈现稳定的趋势。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饱和带通常延伸到接近地表(小于1m)。孔隙水压力测量显示,任何条件下,整个斜坡内存存明显的垂直向下水流,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受顺坡水流控制。与降雨对应,浅层地表(1—3m)存在压力脉冲,与低渗透性土体相比,其滞后过程很短,并且水流有瞬时水流的特征。斜坡在观察期问破坏,孔隙水压力的瞬时反应说明其为孔隙水压力型滑坡。 地下水流存在优势路径,这种现象可以解释在同样深度内一些传感器的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98.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 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y in August every year and largely precipitates between 13 and 15pm at one day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but can seldom reach 30℃.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range from 14℃ to 38℃ with an average of 23.7℃. The number of inclusions appears an obvious peak value a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8 - 25℃, which probably represe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which halite mainly precipitates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Therefor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can wall refl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9.
化学注浆治理巨厚表土层立井井壁漏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立井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井壁渗漏水,严重影响正常的煤矿安全生产。邱集煤矿副立井表土层厚320m,为巨厚表土层,发生渗水后,采用改性脲醛树脂浆材成功进行了破壁注浆处理,将井筒的涌水量由10m3/h降至0.3m3/h左右。同时,注浆时浆液形成的帷幕能达到加固地层,减少地层压缩沉降量,排除生产安全隐患,保护井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论述了城市气象服务和保障有关的实施技术,包括城市气象服务和保障中的实时气象资料的采集处理和检索、气候资料的查询分析、城市气象保障产品的制作、城市气象灾害的预报、服务信息的通信传输、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总结了在城市气象保障工作中,特别是大型活动中气象服务工作的相关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