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441篇
地质学   378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正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初中地理教材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应新版课程标准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很多方面均发生了改变。笔者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旧版本地理教材从选择区域、活动栏目和图像系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版教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基于人类福祉视角的中部地区碳排放绩效与效应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绩效是当前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测度展开,关注经济产出的碳排放绩效。基于人类福祉是研究碳排放绩效的新视角。首次提出碳排放绩效的概念框架及图解,据此构建了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评估模型,应用LMDI分解法建立了碳排放绩效的效应分解模型,对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及其效应进行研究发现:(1)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整体上先增后降;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与碳排放绩效整体上均呈递减趋同态势。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碳排放绩效的省际差距整体上趋向缩小;(2)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波动较大,驱动效应和抑制效应交替出现。经济福祉绩效效应整体递增,由抑制效应向驱动效应演进,呈现趋同趋势;(3)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主要由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决定,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是碳排放绩效总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和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两种效应的叠合。  相似文献   
93.
基于边际效应模型的安徽省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把握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贡献极限规律,有利于厘清管理层对土地经济价值的科学认识,摒弃夸大经济依赖土地投入的歧路理念。运用经济学边际理论及边际效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边际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及边际建设用地变化率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①1997—2012年,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达0.909;②边际建设用地值由1997年的0.139 6 km2/亿元降至2012年的0.052 1 km2/亿元,呈递减态势;③边际建设用地变化率值由1997年的-4.62×10-5km2/亿元2增至2012年的-1.85×10-6km2/亿元2,呈逐渐接近0态势;④边际建设用地变化率为0时刻将在2022年达到,建设用地使用量将达最佳状态。可为安徽省制定土地管控政策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也可为省域尺度同类研究提供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94.
正不久前,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两部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叫停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并对其依法查处。然而,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上流村,经当地村委会同意、建在该村集体土地上的15栋、668套房子,经历了拆除、没收、罚款等处罚后,又经当地政府组织的招拍挂而转正,并开始销售。小产权房"转正",有人曝出其背后存在花钱买质量安全鉴定、虚假房产销售额参与招拍挂、私刻公章等多种欺诈情况。近日,记者就该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95.
正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城镇转移,一些曾经热闹的村落人去楼空,甚至名存实亡。有报道披露,最近10年来,我国每天有近百个村庄消亡。这些空心村何去何从?如何处置闲置荒废的土地和房产资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湖北、安徽、云南等地进行调研。外面20元一袋的水泥,背进山人工费就要120元汗石村位于沿渡河镇西部,距镇政府15公里,一路都是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辖11个自然村共有居民404户1316人。"村里在外打工的有400多人,壮劳力基本上都在外边。"村主任谭明龙说,村民  相似文献   
96.
正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即"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至此,以往少数地方政府以"土地换户籍"的做法被叫停。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并称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  相似文献   
97.
近期有消息称,一份由17名土改专家联合撰写的土地改革建议报告,已提交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份旨在呼吁切实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报告认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提出的土地改革总方向和总目标,目前土地相关主管部门存在“误读”,导致集体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障碍。应该“统一认识加快修法立法、保证土地制度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其实,近些年来,学界和社会对于土地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已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包括18亿亩耕地红线的存废、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改变城市农村土地配置二元化导致的利益不均衡状况、《土地管理法》的修订等。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被寄望为“新土改”的这一轮土地改革还没有出现更多的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该如何实现仍然显得有些迷茫。“新土改”能否出现更多的新意,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8.
学科树视角下地理学和建筑学人居环境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梅    汪德根 《地理学报》2022,77(4):795-817
本文从学科树视角比较分析地理学和建筑学的人居环境研究进展。首先,梳理研究脉络,指出两个学科具有相同的“树根”(即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树干”(即九大主题和八大尺度)和“树枝”(即33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异的“树叶”(即各领域数量迥异的研究成果)。其次,比较研究成果特点,发现两个学科成果差异明显,表现为在适宜性等6个二级主题上,地理学成果较多,建筑学成果较少;在规划等6个二级主题和建筑尺度上,建筑学成果较多,地理学成果较少;在空间格局等12个二级主题和城市等6个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多,但侧重点不同;在行为二级主题和全球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少,但侧重点不同。最后,剖析学科成果差异的生成逻辑,并展望未来进路。学科成果差异的逻辑起点是学科门类差异,逻辑链条是“学科门类—学科特性—研究主体—研究偏好—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差异传导机制,其中研究范式差异是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未来人居环境研究应促进框架延伸化、主题展拓化、尺度统筹化、数据多源化、方法混合化等范式提升,同时回应全球化、美好人居、突发事件、跨学科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99.
重要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00.
正近期,一则反映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半坡村小组由于挖煤引起村庄陷落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引起村庄开裂的原因复杂,除了受采矿影响,还有其特殊的地理状况所致,同时,事件也折射出了当下煤炭市场疲软,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受影响,矿村矛盾加剧的现状。事实上,为了防止采煤加深地质灾害,当地已经启动新村建设,受地灾威胁村民将陆续搬迁,引导企业探索矿村共建、成果共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