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以最近建成的中国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省级土种志的土壤属性为基础,共收集东北三省736个土壤剖面理化分析数据,估算出该地区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并分析讨论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16.13 kg/m2,在空间分布上的总趋势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密度较高的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原始森林、湿地及部分农业耕作区中。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的土类为泥炭土和沼泽土等土类,最低的为石质土、风沙土等土类。  相似文献   
702.
首先对斑脱土衬里(粘土-斑脱土、砂-斑脱土) 进行变水头实验, 得粘土-斑脱土的渗透系数为6.0×10-9~3.0×10-8cm/s, 砂-斑脱土的渗透系数为1.0×10-9~3.0×10-9cm/s.从防渗角度分析, 2种斑脱土混合物均适合作垃圾填埋场的底层衬里.然后对斑脱土衬里进行持水与水迁移实验, 评价斑脱土衬里水的迁移特性.以水迁移实验为基础, 模拟斑脱土衬里与地基5种不同含水量的条件, 对斑脱土衬里进行直接剪切实验, 测定斑脱土衬里的剪切强度及斑脱土衬里与地基接触面的剪切强度.再对斑脱土衬里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实验, 测定其总剪切强度与有效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 地下水具有很大的潜力从地基流向斑脱土衬里, 从而大大提高斑脱土衬里的含水量;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 粘土-斑脱土、砂-斑脱土衬里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 选择日本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典型剖面, 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 对于角度小于20°的缓倾角山谷型垃圾填埋场, 使用粘土-斑脱土、砂-斑脱土作为底层衬里是稳定的.因此, 2种斑脱土混合物适合作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底层衬里.   相似文献   
703.
采用“四带一体”的模式,对示范区沙漠化土地进行综合整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荒漠区,以低矮流动沙丘为主的沙漠化土地,采用“前沿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的“四带一体”防护模式,取得了显著的防护效果。示范区农作物受沙害面积从治理前的37.7%减少到治理后第1年的14.2%,第2、3年未受风沙危害;防护带后0.5 m和1.5 m高处平均风速较旷野分别降低75.9%和63.4%,平均输沙量从防护带前的2 556.1 mg·cm-1·h-1降低到防护带后的3.41 mg·cm-1·h-1;筛选出沙拐枣、花棒、沙枣、白榆、沙蒿为流动沙丘和丘间低地适宜的造林树种;粘土沙障设置以2 m×2 m为宜,麦草、尼龙网沙障1 m×1 m效果较好。造林初期,以沙米和碱蓬为主的一年生植物能够在林下大量繁衍, 盖度达到50.2%和34.1%, 对初期的沙丘固定发挥作用, 但也大量的消耗了浅层沙丘土壤水分。随着人工林的生长,一年生植物逐渐衰退,3年后深根系的天然沙蒿逐渐繁衍,盖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704.
导向钻进非开挖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际非开挖工程施工中,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指导钻孔轨迹设计,使实际轨迹线与设计钻孔轨迹基本相符,实现最优化施工。   相似文献   
705.
基于开源微观交通仿真软件SUMO构建车路协同环境下的车辆驾驶行为模型,包括驾驶控制、驾驶建议与智慧导航3个模块及6个典型车路协同场景。结合车辆仿真软件CARLA具备高精度物理与传感器模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的协同联合仿真框架,命名为SC-V2XSim。该框架弥补了微观交通仿真不具备车路协同仿真功能、无法接入自动驾驶算法与车辆仿真不具备真实交通流模型的缺陷。选择中国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路进行了测试与验证,并模拟不同渗透率情况下的混合交通流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智慧高速服务水平评价体系,以期为智慧高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种分析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智慧高速而言,全息感知、数字孪生和车路协同是3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具备车路协同功能车辆的增加,道路平均车速也逐渐提高,在具备100%网联车辆渗透率的情况下平均车速提高达到15%。网联车辆相对于人类驾驶车辆具有更加合理的驾驶行为,所提出的考虑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公路服务水平评价体系能够为智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06.
707.
大气结构     
压力与高度气是由于重力而被地球吸引住。离地面愈近密度愈大,愈远密度愈小愈稀薄。在现代大气上界大约可达1000公里,在此高度上大气是极为稀薄的。  相似文献   
708.
目前,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地震预报还有很大局限性的情况下,地方地震工作部门和群测群防是我国地震研究、预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587个监测、研究地震工作的机构,有298个地方办的地震台,有3245个群测点.他们在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短临地震预报中,由懂得地震知识的群众组成的群测点量大,在分布上占有专业台站控制不到的特殊部位,了解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熟悉地下水出露和水位、水质变化等环境情况,有些群测点还拥有先进的观测手段,能获得比专业台站更多的信息量.在海  相似文献   
709.
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是《太平御览》上记载的公元前23世纪山西永济西南蒲州地震,距今已有420O多年.公元前132年,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台地震仪(后人称候风地动仪),当时此地震仪测到陇西地震,众人皆服其妙.中国地震资料最丰富,地震记载时间长.明朝全国地方志盛行以来,我国地震记载遍及于各县,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  相似文献   
710.
对开采中的黑矿矿床勘探来说,重要课题之一,便是如何预测该矿床的分布围,并能更有效地进行矿床外围勘探的问题。笔者等重视了黑矿矿床区域调查之际,依据矿床下盘酸性熔岩中低 Na_2O 晕确定勘探目标的一种方法,并将其试用到以矿床为中心的详细研究上面。其结果,不仅圈定了开采中的矿床的勘探范围,而且为今后调查找到很有前途的找矿标志。现将报告这一成果,望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