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由腾冲火山区数字地震资料研究火山区的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rune(1970)地震震源破裂模式,导出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r.v)与应力降△σ或环境应力O值的依赖关系。利用腾冲火山地震数字化记录观测的峰值速度资料,研究了火山地区的应力降△σ和环境应力O值。结果给出,火山地区的应力降△σ多数在0.2~2.0MPa之间,平均为0.95MPa;环境应力O值在0.7~3.0MPa之间,平均为2.2MPa,属于低应力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年轻的打鹰山-马鞍册火  相似文献   
32.
用数字记录资料测定腾冲火山区的微震参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 ,测定了腾冲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基本参数 ,结果表明 ,腾冲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以微震为主 ,震级多数在 1~ 2 5级之间 ,且地震活动频度低 ;而周围地区的构造地震活动频繁 ,且强度大。在腾冲火山区内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 ,以腾冲县城以北 (即 2 5°N以北 )的火山区内地震活动少 ,而县城以南的火山区 (热海热田地区 )微震活动相对多 ,且以微震群的形式发生。根据C F Richter震级标度测定的震级结果 ,火山区的微震活动事件可达 0 4震级单位。震源深度的定位结果给出 ,火山地区的微震震源深度绝大多数在 1~ 6km的范围 ,属于典型的浅源地震 ,而周围地区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多多数大于 2 0km。腾冲火山区的微震活动分布、地震强度、及震源深度特征所表现的现象可能与地下岩浆体活动相关 ,显示了与火山热物质孕震机理有关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3.
IntroductionMany seismolog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site effect on structures of damaging earthquakes. Lots of grea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site response of buildings located in the seismic area has huge impact on the damage of building(s structure (JIANG, et al, 1997). The digitization of seismometer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have laid foundation of substance for quantitatively studying spatial var…  相似文献   
34.
利用1996年丽江7.0级余震序列资料,通过波谱分析,求出了余震的地震矩M0,以断裂力学和地震标定律的新观点,导出了用峰值速度νp求震源处环境应力的关系,估算了环境应力τ0值.震源参数测定的结果给出,震级ML2.0 ~3.5之间求出的地震矩M0在1019~1022(dyne*c m)之间,每次地震平均环境应力0值在1.0~9.0MPa 的范围内变化,绝大多数为2.0~5.0MPa.高τ0值主要分布在7.0级主震断裂构造及几次5.0~6.0级强余震的周围地区.其次,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 发现场地放大对地震波记录影响十分明显,通过基岩台站与沉积层台站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谱场地影响分析,结果给出频率f在1.0~3.0Hz的范围内,沉积层水平向放大约为基岩的3.5倍,理论关系给出二种场地测定的τ0值沉积场地比基岩场地大1.5倍,本文用峰值速度实测求出的震源环境应力τ0值也相应增大约1.3倍,与理论关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本文详细研究了丽江峡谷的场地放大对震源应力参数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腾冲火山区地震事件(LP,VT,VE)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腾冲流动数字台网资料,用多种方法对腾冲火山区的地震事件进行识别研究,认为腾冲火山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按波形主要分为两类:P波最大振幅明显大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P波最大振幅小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其中P波最大振幅明显大于S波及Lg波最大振幅的事件是火山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多个事件频谱随时间变化扫描图中的频谱特征,认为目前这个地区未记录到长周期事件;但流动台网记录到几组振幅较小,频率较高,振动持续时间双腾冲地震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6-7s)明显长,达20余秒的颤动事件,波形与Tremor事件曲型图有相似之外,这几个事件是否是Tremor事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2001年云南中强地震序列震源参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2001年云南省共有7个地区发生了Ms≥5.0级的中强地震,其中5≤Ms≤6级地震达9次之多。本利用昆明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云南7个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的765个地震波形资料,应用Brune模式给出了7个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结果,并讨论了各序列震源参数和地方震级的关系,拐角频率与应力降的时空强分布,从构造和应力降的角度讨论了各序列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7.
腾冲火山地区微震观测(1)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叶建庆  陈敏恭 《地震研究》1998,21(4):343-348
本综述了腾冲火山地区微震观测台网的建立与所取得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地震记录。内容包括观测系统性能、台站布局、、地震记录。由观测资料表明腾冲火山地区存在微震活动。 了台网需要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8.
云南姚安地区的尾波衰减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了6.5级地震.震后围绕震中区架设了一个由6套拾震器 记录仪组成的临时数字地震台网.在所记录的余震中,有402次余震有较精确的定位.依照Sato的单散射模型分析观测的尾波短记录,获得了姚安地区地壳的尾波平均品质因子Qc( f )=49f 0.95,f =1.5~20.0 Hz, 具有高构造活动性区域的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39.
应用经验格林函数研究禄劝余震震源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经验格林函数研究1985年禄劝地震的16个M_L3.0至4.1级较大余震的震源参数。地震矩为0.2至3.5×10~(21)达因厘米,应力降为3巴至59巴。沿北64°西的主震断裂面的余震应力降显示出典型的时空变化图象。  相似文献   
40.
澜沧江流域小湾、糯扎渡水库地震台网震级完备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b值稳定性方法计算了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上的小湾和糯扎渡水库台网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并对其实际监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台网的建设,小湾水库台网的监控能力呈微弱下降,MC由一期台站运行时的ML1.6变为一、二期台站运行时的ML1.7,表明台网的运行情况影响了其监控能力;糯扎渡水库台网的监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MC由一期台站运行阶段的ML1.3变为一、二期台站合并运行后的ML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