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基础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文章对大量试验资料进行了的详细分析, 证明利用现有的高分辨率地震采集设备, 通过改善资料采集的各种激发、接收因素来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同时为今后的资料采集工作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强地震附近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探测深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壳近地表较深部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其深度大于或远大于均匀介质之;(2)震级、震中距、观测方向不同或在不同的孕震阶段,探测深度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大的差异,且是动态变化的.并依据理论探测深度讨论了地震视电阻率前兆变化的复杂性、地电台址电性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3.
为了解决地震台站数字化改造后模拟数据和数字化数据的对接问题,通过VB平台,开发基于PC环境的石英摆数据处理软件,将石英摆日常量图模拟数据,通过该软件实现录入、计算、作图、入库、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4.
历史上漓江(桂江)水系名称的变化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漓江从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一直至今。历史上漓江(桂江)曾分别被称丽水、(丽水)、离水、漓水。从这些称谓中可看出,2000多年以前古人就认为漓江是一条非常美丽神奇的水系,这与今天人们对它的评价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5.
安徽一次强烈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总被引:69,自引:20,他引:49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3年7月8日夜间发生在安徽无为县的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龙卷发生前的主要天气背景是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天气形势:一个东移的高空槽、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和低空的西南风急流。低层垂直风切变很大并且抬升凝结高度较低,有利于强龙卷的产生。产生该强龙卷的对流系统最初是一条位于大片层状云降水区中的长对流雨带。在随后的演变中,对流雨带的南段逐渐消散,北段逐渐变宽,最终成为一个团状的对流系统,而龙卷产生自该系统南端的一个超级单体。最初的中层中气旋形成于7月8日22:49(北京时,下同),相应对流单体的反射率因子尚没有呈现出超级单体的特征。随后中气旋迅速加强,在22:55,反射率因子形态呈现出经典超级单体的特征:明显的低层入流缺口和其左侧的阵风锋,入流缺口位于超级单体移动方向(东北方向)的右后侧,低层的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回波悬垂结构,最大反射率因子超过55 dBz。在龙卷产生前8min,即23:12中气旋达到强中气旋标准,相应的垂直涡度值达到2.3×10-2/s。在龙卷产生前几分钟和龙卷进行过程中,中气旋保持很强,但相应的反射率因子强度减弱,低层入流缺口渐渐消失。在龙卷进行过程中的23:29,雷达速度图像呈现出一个强烈中气旋包裹着一个更小尺度的龙卷式涡旋特征TVS,与TVS对应的垂直涡度值达5.0×10-2/s。上述导致龙卷的中层中气旋局限于4 km以下的低层大气,前后共持续了1 h 49 min,相应超级单体的高反射率因子区局限在6 km以下,属于低质心的对流系统,产生的天气是强烈龙卷,伴随有暴雨,但没有冰雹。文中还对此次龙卷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6.
运用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可视化等方法,对比研究1997-2013年中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客流省份分布动态特征。研究表明:① 京沪粤极化减弱,中西部新兴增长极崛起,区域差异趋于缩小。② 客流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近程市场客流分布较远程集中。③ 欧洲市场局部空间结构最简单,东南亚最复杂;日韩市场受时空依赖影响最小,北美洲最大,东南亚次之;江浙沪间客流增长的时空依赖效应以溢出为主;而京粤对邻域以极化为主;中西部旅游欠发达省份局部空间结构稳定,增长缓慢。④ 国际旅游发展以省份间协同增长为主,局部空间竞合态势不同。⑤ 客流分布空间凝聚强,省份市场地位相对稳定;时空变迁概率因区域、市场而异。应打破行政壁垒,发挥空间溢出效应,促进要素流通;欠发达省份既要加强区域合作,也要不断自我完善;壮大中西部新兴旅游增长极;加大远程市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17.
分析那曲台阵自2007年底建成以来到2014年3月的数据,对其数据完整率进行初步统计,并通过选取记录到的地震事件的P波到时与理论到时的误差来判断那曲台阵各子台GPS授时情况。通过分析表明,那曲台阵的系统数据连续率不到50%,各子台GPS授时在刚建台的一年左右时间里稳定正确,后续一段时间偏差比较大,整体数据的可用性不高。  相似文献   
118.
内蒙古正蓝旗地区全新世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正蓝旗闪电河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全新世早期气候温凉略干,为草原型植被或稀疏草原型植被;中期气候相对暖湿,为森林型植被;后期气候温凉偏干或凉爽偏干,为稀疏草原型植被或草原型植被。   相似文献   
119.
叶青  张翼  黄兴辉  余丹  刘高川  范晔 《地震》2017,37(4):123-133
本文讨论了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MS5.8地震前500 km范围内6个台的地电阻率变化, 得到如下结论: ① 石嘴山、 银川、 海原、 固原等台站震前1年半左右出现了较明显的趋势下降变化, 尤其以距离震中最近的石嘴山台下降幅度最大。 ② 利用年变畸变方法分析了石嘴山、 银川、 海原、 固原台的电阻率震前几年的年度变化发现几个台震前均发生了年变化畸变现象。 ③ 几个台地电阻率原始小时值的均方差在震前1~3月内均同时出现了大幅度突跳现象。  相似文献   
120.
樊晓春  李伟  叶青  袁慎杰  王昕 《中国地震》2020,36(1):126-135
电极是否稳定可靠是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通过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大小来评价其状态。首先,分析现有测量方法,认为线路加电测量法更合理,提出考虑电缆线电阻的线路加电测量法;其次,采用该方法和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方法,测量江宁台多套地电观测系统电极的接地电阻,比较分析后者的结果误差;第三,讨论其接地电阻超出标准、同深度不同电极接地电阻差异及同井孔不同深度电极接地电阻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地下低电阻率区域及电极周围的地层湿度、介质的孔隙度有关,并分析了加电测量法存在的不足;最后,当接地电阻超标时,应该依据其变化幅度来判定电极是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