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吕平  邓奕辉 《广西气象》1996,17(4):48-50
从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必要性和实行专业气象信息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入手,提出搞好专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地图视觉化——现代地图学的核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江斌  胡毓钜 《地图》1995,(2):3-7
地衅视沈化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现代地图学的研究热点,作者对地衅视学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指出地图视觉化是为视觉思维而进行的图形表示过程,它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动态性、交互探究性和超媒体结构。文章着重分析了地图社同觉化的上述三个御吸三个基本的技术层次。最后作者认为建立地图视觉化的理论框架,开发相应的地图视觉化工具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PZ—90与WGS—84之间的转换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PZ-90与WGS-84两种坐标框架之间的坐档转换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具体计算过程以及最后转换参数的确定,另外还就最近有关此方面的其它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磷灰石在各种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副矿物。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富集成矿。在某些基性岩里其含量可达20—30%;沉积地层中有磷块岩矿床等等。在与火成活动有关的交代或热液充填的成矿作用中,它或是伴生矿物,或是主矿物,成为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矿物原料。人工合成磷灰石还是常用的一种发光材料。此外,在磷灰石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部分存在着非常广泛的类质同像置换。鉴于上述情况,磷灰石对手许多矿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绿洲过渡带区域龟裂土立地条件下免灌人工梭梭林生态特征,探讨林分的最佳建植密度,对莫索湾1983—2021年38 a集水造林地初始种植梭梭、梭梭自然更新苗及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梭梭生长对密度差异的响应,同时分析了各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梭梭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期为人工梭梭林的营建与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 当梭梭造林密度为6 m×3.5 m时(480 株·hm-2),母树存活率最高。随造林密度增大,母树保存率与梭梭自然更新比逐渐下降;母树保留密度越大的林地,其长势越差、生物量越低;盖度、郁闭度越高的林地,阻碍浅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导致梭梭更新苗长势及生物量越差。(2) 梭梭母树的林木生长与其根部140~28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主要利用根部140~240 cm土壤水分,对比3个林地可知该层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的林地,其母树的长势越好、生物量越高。(3) 当母树保留密度为360株·hm-2(株行距4 m×7 m)时,梭梭长势较好、整体生物量最高,林下植被更为丰富,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综上所述,在该地区进行集水造林时,保持该密度更有利于免灌人工梭梭林结构稳定、持续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将桂北及桂东地区的花岗质岩石划分为富B型、富F型和F、B同时富集型,讨论了与此相应的3个不同成矿系列有关的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特征,指出花岗质岩石B或富F的特征是决定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气象短信编写技巧调研与研究,探讨了如何编写好气象短信,使其既抓住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天气问题,还要富有文采、贴近生活、具有新闻性。  相似文献   
20.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SO_2、NO_2和O_3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敏  朱彬  王东东  周毓荃   《大气科学学报》2009,32(5):695-702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对2007年11月—2008年1月南京北郊大气SO2、NO2和O3进行了观测。结合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对冬季大气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及降水和风速风向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SO2浓度较高,呈明显双峰特征,分别在12时(北京时,下同)和00时达最大,受附近排放源的影响最大,东风及南风时比静风时SO2浓度更高。降水对SO2湿清除效果明显,清除系数平均为0.168 h-1。NO2气体呈明显单峰特征,在18时达最高值。南京北郊是NO2源区之一,主要受附近高速公路汽车尾气排放源的影响。静风时NO2浓度最高。O3浓度受NO2的影响较明显。O3日变化呈单峰特征,在15时达最大值,静风时O3浓度最低。降水对O3的间接影响较明显,在降水时,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较弱,O3浓度降低;夜晚NO浓度较低,使得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