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钟骏  王博  周志华  晏锐 《中国地震》2021,37(3):574-585
地震地下流体在地震预测研究与震情跟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震中附近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及异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表明,玛多MS7.4地震震中距500km范围内存在5项异常,其中4项为短期异常,主要出现在震前2~3个月。异常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玛多MS7.4地震震中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整体呈现出由外围向震中收缩的迁移特征,且玛多MS7.4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在异常特征和应力加载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研究结果为地震监测能力较低地区积累了震例资料,对于提升强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认识及未来震情趋势判定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2.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磷形态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浅水湖泊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富营养化湖泊分布的主要地区.这些湖泊有供水、渔业、航运、防洪、娱乐等重要功能,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湖泊水体的环境日趋恶化,富营养化的形势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地下水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碳循环和区域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与区域地下水水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4.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MS7.0地震,芦山地震震中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震中约85km,距离其余震密集分布区约60km。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均以逆冲为主,针对二者震源特征的比较分析,对解释龙门山地区强震特征意义显著。本文基于地震波辐射能及视应力与应力降的关系,对比讨论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属于应力上调模式,而芦山地震则属于应力下调模式,通常应力上调模式的震后能量释放较为充分,应力下调模式则对应震后能量释放相对不够充分,余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25.
针对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面临的精度及模型建设问题,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坡面残坡积浅表层的突出特点,通过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广东省浅表层斜坡失稳发生机理。研究表明:边坡在暴雨条件下,斜坡岩土体容易在浅表层首先造成失稳,影响因素主要有降雨量、降雨历时、土体类别和坡体结构等因素。由此,对研究区划分斜坡单元,按各斜坡单元的坡长、坡度、岩土类型、分层及其关键物理力学参数开展斜坡单元概化分类,并将Green-Ampt降雨入渗模型和无限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优化构建了动力学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结合龙川县贝岭镇流域应用实例,初步探索了坡面单元尺度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斜坡失稳动力学预警技术,可为广东省开展以斜坡单元预警为主要方式的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6.
钟骏  王博  周志华 《中国地震》2018,34(4):754-764
对2017年8月9日精河M_S6.6地震周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距精河M_S6.6地震震中400km范围内存在7项异常,异常持续时间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以1~8个月的异常为主。异常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一、不连续,异常出现时间与震中距间的关系不明显。部分异常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重现性。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区域构造应力、应变的变化是异常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钟骏  晏锐  周志华  田雷  罗娜 《中国地震》2020,36(2):284-294
2018年9月以来,河北省邢台市出现了地下水位大幅回升、多口干涸泉眼复涌等宏观异常现象。为判定异常现象是否与区域内构造活动和地下应力改变有关,2019年4~6月进行了3期现场调查,并对3口灌溉井和6处地表水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了水化学离子浓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等水化学数据。结果表明,3口灌溉井具有地表水的特征,补给来源相似且与地下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受区域煤矿资源丰富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中富含SO_4~(2-)离子。结合异常出现前的生态补水资料,分析认为2018年9月以来河北省邢台市水位抬升现象可能是由邢台地区生态补水引起的,与区域内构造活动和地下应力改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其是地震宏观前兆的可能。  相似文献   
28.
系统总结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1)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高频、带状分布等中期和短期异常;(2)地球物理观测: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水位、水温、基岩温度、断层氢、地倾斜、重力、地磁等测项,其中7个异常测项均为趋势异常,短临变化特征不突出;(3)综合方法主要为年尺度趋势异常。梳理并总结此次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过程,发现:该地震序列主要分布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附近,主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为主,余震丰富,序列b值、h值于震后15天左右逐渐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认为,在伽师M_S6.4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异常具有中期逐渐向短期逼近的过程,以趋势类为主的地球物理观测,震前未出现或未发现具有短期意义的异常,而是主要提供了后续强震的发生地点和震级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29.
分析2016年10月20日射阳MS4.4地震前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特征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该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1)从时间进程看可分为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和短期异常;(2)从空间演化上看,在中期趋势背景阶段,异常分布在离震中300 km范围内,其在起始时间上表现为从震中向外围迁移继而向震中靠拢的特点。相较于中期趋势背景阶段异常;短期异常在空间上向震中收缩,分布在离震中100~200 km范围内,其在起始时间上,表现为向震中靠拢的特点。井水温异常变化可能是区域应力加载作用的产物,而离子浓度的变化可能是水岩反应加剧引起的。  相似文献   
30.
周志华 《探矿工程》2007,34(5):29-29
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13座危机矿山找矿势头良好,新发现的矿藏据估算潜在经济价值达到1204.2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