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稳定层结条件下非线性相似函数对蒸发波导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气修正折射指数(M)廓线是描述大气折射环境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估电波传播的关键因子。为了提高稳定特别是强稳定层结条件下模型预测M廓线的效果,引入三种非线性无量纲相似函数BH91、CB05、SHEBA07对原始的Babin_V25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铁塔平台实测气象水文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将其与改进前的Babin_V25模型以及Local_HYQ92模型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非线性相似函数能明显改进模型预测M廓线的效果,尤其是最新发展的SHEBA07,改进后的Babin_SHEBA07模型能在稳定层结条件下预测M值、0~5 m及5~40 m内的M梯度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64.5%、16.6%和60.4%,但这种方法对蒸发波导高度的预测效果改进不明显;而基于局地相似理论的Local_HYQ92模型则能使稳定层结条件下M值、0~5 m内、5~40 m内的M梯度以及蒸发波导高度d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76.7%、40.2%、83.7%和58.0%。考虑到在电磁波传播特性的评估中,M梯度比蒸发波导高度和M值本身更为重要,最终推荐在强稳定层结条件下选用Local_HYQ92模型和Babin...  相似文献   
42.
罗氏沼虾的幼体变态发育需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显示: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Z3的主要特征为尾节与第六腹节分界;Z4尾扇分为内肢和外肢,均具羽状刚毛;Z5无腹足,尾节狭长,且末端平直;Z6的腹部出现腹足萌芽;Z7腹肢芽延长分为内外肢,Z7与Z8的分期特征主要位于第1触角的内鞭、外鞭的分枝上;Z8的第1、第2对步足具不完全的螯;Z9第1、2对步足具完全的螯;Z10后额角上缘的齿刻增多,Z11第1触角内鞭和外鞭分节数量比Z10多;Z12的形态与成虾相似,额角上、下缘均有齿刻。  相似文献   
43.
<正>测绘工作的主要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空相片、卫星图像为主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另一类是各种测量数据,如坐标、高程、以及上述模拟信息的数字化形态,如数字地面模型。按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44.
2种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种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即青壳原螯虾和红壳原螯虾的生理指标和卵巢发育差异,对同规格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比较不同温度下同规格的青壳原螯虾生长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青壳雌虾卵巢处在I~III期,多数为Ⅰ、Ⅱ期,而同规格的红壳雌虾卵巢各期均出现,Ⅱ、Ⅲ期较多。体质量8g左右的虾苗在30d的饲养过程中,红壳原螯虾的增重率仅为青壳原螯虾的67%,青壳原螯虾的脱壳率比红壳原螯虾高出40%,平均脱壳周期比红壳原螯虾短9d。体质量10g左右的青壳原螯虾在水温(28±2)℃,无遮蔽物的条件下饲养30d后体色由青色转为红色,而相同规格的青壳原螯虾在(18±2)℃的水温,无遮蔽物条件下生长30d后体色仍保持为青色。  相似文献   
45.
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IM)的理论、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研究成果在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6.
黑龙江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和九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1年5月28日黑龙江省西部的强对流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产生于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环境中。急流的干湿输送作用和逆温层的阻隔作用,为本次过程的对流发展提供了能量储存。冷锋和925hPa气压槽的辐合作用是本次过程的触发机制,低抬升凝结高度、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7.
东北平原东部荒山剖面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四纪典型剖面,但针对该剖面的地层划分和成因的研究尚存在不同看法,对其开展详细的粒度特征研究有望对该剖面的地层划分和地层成因提供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天恒山(THS)钻孔对该区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粒度特征研究,并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哈尔滨组地层平均粒径、中值粒径以及粒级百分含量等大幅度波动,呈现黄土-古土壤地层旋回变化特征,黄土层粒度粗,古土壤层粒度细,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黄土的粒度特征一致。荒山组地层则呈现小幅度波动,沉积动力较稳定。哈尔滨组和荒山组的粒度频率分布、C-M图及粒度参数(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等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别,指示二者的沉积动力过程明显不同。基于以上粒度特征,结合沉积相特征和已有划分方法,THS钻孔中-晚更新世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哈尔滨组和荒山组,并将哈尔滨组地层判定为风成堆积,将荒山组地层判定为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48.
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是我国著名胶东金矿集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近十年来,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校针对该成矿带深部资源的预测与勘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了阶梯式成矿模式。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断裂带主裂面整体较陡,主要沿不同岩体的接触面进行展布,从上至下整体呈现逐渐变缓的趋势,构造蚀变带纵向上呈"S"型或反"S"型的张裂处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区域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主裂面的下盘。对断裂带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的分析显示,断裂带北部在三山岛地段走向NE以张剪性为主,赋存矿体延深大于延长;而在南部新立地段和仓上地段之间断裂带走向近NEE以张性为主,赋存矿体延长大于延深。针对三山岛-仓上成矿带南部与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布设探矿工程,南部布设工程走向间距可大于倾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浅;北部布设工程倾向间距可大于走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深。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东北地区,望天鹅火山的覆盖范围仅次于长白山,前人测得的K-Ar年龄主要集中在2~3Ma,但其精确的喷发年代一直没有很好的限定。这是因为第四纪以来的火山岩~(40) Ar/~(39) Ar定年与较老的地质样品有显著的不同,测试过程中极其微小的偏差会呈指数方式放大,带来测年结果的极大误差,难以严格限定火山喷发的年代。本文选用的激光~(40)Ar/~(39) Ar年代学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小、精度高、自动化测试稳定等优点。通过增加测试次数,在数据处理中引入高斯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别火山喷发期次。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等时线计算要求的同位素体系"同源、同时、封闭"的数学表达是表观年龄的正态分布,对构成同一正态分布的数据计算等时线年龄,能够实现对望天鹅火山喷发时代的精细限定。结果显示,在测试精度尺度内,望天鹅火山可以看作是一期喷发的结果,喷发时限为2.73±0.18Ma。这一时限可以帮助解释北太平洋深海钻探中同一时期火山凝灰质沉积层的出现,并由此可以把2.73Ma前后的北半球大冰期事件与望天鹅火山喷发联系起来,为研究火山喷发与气候变冷效应提供一个新的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50.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1960—2013年南阳市地面气象月报表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简单相关系数法、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阳市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3年南阳市共出现788次高温日;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2013年,为37天;1987年无高温日。南阳市高温日数6月份最多,占高温天气发生总次数的36.7%;9月最少,占总次数的2.2%。从1960—2013年高温日的逐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54 a间高温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59天/10a。南阳市年高温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降低是一突变,具体是从1971年开始。由南阳高温日数小波系数实部图可见,高温日数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现象,包含了多个不同尺度的周期变化,南阳年高温日数变化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振荡,分别是10~12 a、26~28 a和50~51 a的尺度。从小波方差图中可以看出,12 a、28 a、50 a存在峰值,其中尺度50 a峰值最高,能量最大;其次是尺度12 a的。高温日数较多年比高温日数较少年6—8月500 h Pa平均环流场副高西伸脊点更偏西;高温日数较多年500 h Pa平均环流场更为平直,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因此多晴热天气。高温日数较少年环流场上华北地区波动幅度更大,冷空气和降水天气过程较多。1960—2013年5—9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高温天气。1960—2013年5—9月南阳市日照时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日照时数的下降也使高温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