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质勘查工作中各类图件常常需要进行地图投影,尤其经年来电子图件的制作已经普及,如果不进行地图投影将无法使用,地图投影已成为图件成图的必然要求.笔者对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地质工作中常用的投影类型及MAPGIS软件下的投影变换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
图像融合是一种对多源图像信息进行提取与综合处理的技术,其任务是根据多源图像信息进行提取与综合,以获得对同一场景、目标的更准确、更全面、更可靠的图像描述.本文以北川地区的遥感图像为例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遥感图像处理使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包括IHS变换,主成分变换(PCA),高通滤波和小波变换等,肯定了图像融合在震害信息提取中的作用.然后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地对比、分析及评价,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应用目的所适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3.
基于正演分析的高阻抗地层下多次波压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目标向着浅、深方向发展是我国东部老油田发展方向之一。在泌阳凹陷深凹区由于存在横向展布比较稳定的白云岩沉积,不仅屏蔽了地震信号能量的有效下传,而且造成了多次波的发育,加之深层系地层经强烈压实作用后,砂泥岩的速度、密度接近,没有较强的波阻抗界面,致使深层系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极低,极大地影响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在基于模型的多次波渐近射线法正演模拟结果基础上,搞清多次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为多次波压制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的配套处理手段,提高深凹区白云岩高阻抗层下深层地震反射质量的处理水平。通过剔除拟合法去除多次波和能量补偿等手段,提高了泌阳凹陷深层系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  相似文献   
54.
运用套合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和成矿可利用元素的理论, 利用中条山区1: 5万区域化探资料, 对成矿带内化探原始数据分绛县群和中条群进行了分区处理, 重新圈定了异常。将大于异常下限的那部分金属量作为成矿可利用金属量, 用异常内探明的资源储量与预测资源量之比作为可成矿金属量, 计算出了成矿带内可成矿金属量为32%, 预测了总资源量和潜在的资源量。通过分析异常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以及资源量预测情况, 提出了铜矿峪矿区外围和北峪短轴背斜一带仍是今后找矿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55.
渤海地区^210Pb、^137Cs同位素测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百年来环渤海地区的沉积作用是影响该区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收集了该区迄今公开发表的用于确定现代沉积速率的84组^210Pb、^137Cs柱状剖面(包括210Pb样柱52组,^210Pb、^137Cs样柱32组),其中海区39组,潮间带及沿海低地地区45组。环渤海地区的^210Pb放射性活度的深度分布曲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理想指数衰变型、近等幅摆动型和海洋特殊动力事件影响型。根据由陆向海方向沉积速率的变化,可初步划分为沿岸低沉积速率带、开放潮坪高沉积速率带及海区低沉积速率区;区域性差异则表现为渤海湾开放潮坪区上部由北(蓟运河口)向南(老狼坨子)沉积速率表现为高-低-高,辽东湾从其西侧的锦州湾向东至辽河河口的开放潮坪地区,沉积速率递减,黄河三角洲地区及其附近海域属于间歇式快速沉积区,莱州湾西部为高速沉积区。  相似文献   
56.
地质勘查工作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资料,为了便于政府决策、工作部署及地质研究,需针对不同类型地质资料建立不同类的基础地质数据库。本文介绍了各类地质数据库的现状,并对地质数据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地质工作中地质数据库的重要性,为今后地质数据库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为快速解决翠湖湿地沉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2012-2013年对翠湖湿地沉水植物的修复实践和恢复技术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影响翠湖湿地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为光照强度和植食性鱼类数量;水体浊度偏高影响了沉水植物获取足够的光照强度;在修复性种植时用渔网围栏后沉水植物存活率大大提高;种植沉水植物时兼种浮叶、挺水类植物修复效果较为理想;轮叶黑藻为修复后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具有快速的净化效率,可将轮叶黑藻作为群落主要优势种用于受损湿地沉水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58.
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条山西南段铜镍、铜铁、金矿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因类型为高-中低温热液型.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不同矿产形成与矿源岩有关,铜镍矿、铜铁矿和金矿分别产于变基性侵入岩、变基性火山岩和片麻岩中,构成了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这一成矿系统是同一能量场和流体场、不同矿源场之间耦合的结果.根据成矿系统分析,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预测在不同矿源复合叠加地段,还有铜铁金、铜镍金、铜铁镍矿床产出,地质找矿应部署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59.
橄榄石热液蚀变影响地球动力学和俯冲带挥发分(如水和碳)的再循环.二氧化硅是地质流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已有实验研究主要采用H2O或者盐溶液作为初始物与橄榄石反应,而对二氧化硅对橄榄石热液蚀变反应和氢气形成的影响缺乏认识.本文在300~515℃和3.0kbar条件下开展水热实验(1bar=105Pa),考察均匀混合的橄榄石和二氧化硅粉末与盐溶液(0.5mol L-1的NaCl)反应产物和过程.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建立标准曲线,测定了实验产物中蛇纹石和滑石的比例.结果显示,二氧化硅可以显著影响橄榄石的热液蚀变反应路径、反应速率和氢气的形成.在300℃、SiO2含量为10wt%时,7天后橄榄石热液蚀变形成蛇纹石(占6.5%)和滑石(占12%).延长反应时间,蛇纹石和滑石并没有明显增加.形成蛇纹石的反应方程式为:4.5橄榄石+5.5SiO2+4H2O=蛇纹石.当初始物中SiO2增加至20wt%以上时,橄榄石热液蚀变形成滑石.当SiO2...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