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顾悦婷  孙波  陈丹红  姜梅 《极地研究》2010,22(4):431-440
南极特别管理区(ASMAs)是南极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覆盖面积已超过5万平方公里。通过整理和分析南极条约秘书处(ATS)公布的南极特别管理区的相关资料,简要概述南极特别管理区的现状、管理计划(草案)的编写及其申报程序。目前,已设立的南极特别管理区共有7个,分别由15个南极条约协商国(ATCPs)和1个南极条约缔约国(ATSs)通过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提出,其中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主。我国作为提出国之一,开展了南极特别管理区的设置工作。另外,本文针对目前南极特别管理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并简要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2.
以肇庆市德庆县武垄村规划为例,阐述村庄规划对村庄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提出村庄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规划思路,形成"一心、两圈层、多组团"的空间规划结构。探索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如何加强人文思考,如何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又保护和彰显农村特有的生态价值和人文特色,并总结出如下经验:一是遵循村庄格式和历史文脉,彰显人文特色,实现人文特色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统与现代化建设融合发展;二是为确保农村土地利用符合生态、节约的发展要求,村庄建设用地应进行类型划分、合理布局和空间管理;三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优美和谐的绿化环境,实现新农村现代文明的居住方式;四是引入公众参与,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是村庄规划科学决策,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3.
南极冰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极冰盖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南极冰盖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并为探讨全球气候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演化提供支撑.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南极冰盖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极冰盖研究领域的一些主要结果、观测事实以及未来变化展开讨论,重点介绍南极物质平衡、冰芯研究、冰下水系统、冰盖数值模拟方面最近的进展,评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孙波 《地理教学》1999,(6):15-16
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将对我国的地理教学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创造型人才的形成、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重要决策以及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众多,所成图件数量庞大,因此往往不易判断各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笔者利用R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内蒙古伊山林场金矿普查区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其元素间的共生组合关系。结果显示,R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二者对应性较好,有效地划分了元素共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56.
责任明晰化、管理精细化是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管理责任网格数据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数据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数据编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了《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从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各领域、各部门的管理需求出发,兼顾城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地区的管理特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网格编制方案和数据体系,便于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57.
极地海冰浮标的现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冰是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原位观测是获取海冰特征参数以及开展海冰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以海冰为目标和平台的极地浮标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综合阐述,简述了国际北极浮标计划和国际南极浮标计划的发展情况,以七种常用的浮标对极区海冰、大气和上层海洋等物理参数的监测为例归纳总结了海冰浮标的系统特性和技术特点,最后结合近年海冰浮标的应用情况,从技术发展和研究目标等方面讨论了极地海冰浮标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58.
2002年——2011年北极海冰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2002年-2011年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 分析了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冰外缘线面积每年减小8.28×104 km2, 下降趋势最快的季节为夏季, 下降速度是1979年-2006年的两倍多, 而且海冰密集度也在降低。2003年、2004年的冰情相对较重, 2007年海冰面积最小。长期冰在2002年-2010年间减少了近30%, 减少的区域主要在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贴夫海、喀拉海以及由这些边缘海向北极方向延伸的北冰洋的广大区域, 长期冰减少的地方大部分为季节性海冰增加的地方。海冰面积与年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这种减小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59.
柯长青  彭海涛  孙波  谢红接 《遥感学报》2013,(2):459-466,452,458
基于2002年—2011年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了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冰外缘线面积每年减小8.28×104km2,下降趋势最快的季节为夏季,下降速度是1979年—2006年的两倍多,而且海冰密集度也在降低。2003年、2004年的冰情相对较重,2007年海冰面积最小。长期冰在2002年—2010年间减少了近30%,减少的区域主要在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贴夫海、喀拉海以及由这些边缘海向北极方向延伸的北冰洋的广大区域,长期冰减少的地方大部分为季节性海冰增加的地方。海冰面积与年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减小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冰雷达数据处理的流程,详细论述了冰雷达数据处理中常规修正的关键技术:静态校正、增益控制、带通滤波以及偏移处理等。以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 24)所获取的Dome A 地区30 km×30 km范围冰雷达原始数据处理作为实例,提取得到了该区域冰盖内部等时层埋深以及冰盖的冰厚数据。通过插值展现了冰盖等时层以及冰岩界面的三维空间形态。结合该区域ICESat冰盖表面高程数据,构建出了Dome A地区涵盖冰盖表面、冰盖等时层以及冰岩界面形态特征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