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克拉通西北部的盆-山结合部位,新元古代地层齐全且发育前寒武纪蓝片岩,保留了新元古代从洋壳俯冲汇聚到陆壳拉张伸展过程的记录,是近年塔里木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地区。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构造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仍不清楚,由此也制约着对塔里木克拉通初期裂谷发育演化的认识。本文综合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展布及垂向发育特征,将多处实测剖面与钻井-地震剖面结合,构建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发育序列及空间对比格架。明确了由裂陷控制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南华纪巧恩布拉克组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冰川亚相(冰碛岩)及深水陆棚相;尤尔美那克组,早期以陆上-冰川沉积为主,晚期以冲积扇沉积为主;震旦纪苏盖特布拉克组由冲积扇过渡到辫状河三角洲和潮坪相;奇格布拉克组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通过盆-山构造结合沉积序列分析,确定新元古代经历了三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1)局限深裂谷发育阶段(南华纪),充填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深水陆棚相沉积,其中发育两期不同环境的冰川沉积;(2)裂谷扩张期(震旦纪早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潮坪相沉积;(3)坳陷发育期(震旦纪晚期),广盆浅海环境,发育碳酸盐岩台地。  相似文献   
162.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岩的组成、侵位时代、结晶温压及其时空分布等特征仍不清楚,制约着干热岩地热能勘查开采及该区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3口干热岩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样品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矿物温压计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干热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花岗岩类组成,偶见闪长岩包体。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中多数角闪石为铁角闪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压计研究表明,岩体的结晶压力属于中低压(1.91~3.52kbar),温度为中低温(681~693℃),其岩浆结晶深度约在7.2~13.2km。锆石Ti饱和温度计分析表明,该区岩浆结晶温度主要为643~804℃,而恰卜恰北部的沟后杂岩体相较干热岩钻井岩芯钻揭的杂岩体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干热岩原岩形成时间主要为243~236Ma和225~210Ma两个时期,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源区的侵入,与印支期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相关。之后,共和干热岩经历了至少4.2km的隆升剥露。结合前人多种地球物理研究资料,构建了该区深部四层结构构造剖面,干热岩热源可能与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存在局部熔融体有关,且受多条隐伏断裂的影响,盆地基底下的干热岩地热藏具有分区性。  相似文献   
163.
南海西边界ADCP观测海流的垂直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南海西南陆架西边界处定点连续观测站上的海流记录。正压潮流的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以日周期潮流为主,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去潮后流速垂直结构的奇异值分解(SVD)证实观测点的流速结构存在不同的垂向模态,第一模态对应平均流的变化部分,第二模态含有倾向性变化部分,双日周期变化在各个模态中均较明显。对各观测层流速进行小波分析,进一步发现观测流的频率构成具有垂向变频和同一层次频率漂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4.
酆晓  丁丽青 《华南地震》1999,19(4):14-21
对形变监测能力相对薄弱的省份建设省级形变前兆标志及预报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内容包括中短期地震形变前兆异常的规范化识别及提取,省级体系的构架设计及建设要点等。以广东地区为例,从震例出发确认了γ因子,海平面等10个省级形态前兆标志,并在预报实践中付诸应用。最后,就形变标志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5.
1997—08黄河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7-08黄河洪水气象成回分析可知,在500hPa欧亚地区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渤海至朝鲜半岛之间稳定少动的副高、长波槽上分裂东移的短波槽,为1997-08致洪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低层低涡、切交线为本次降水提供动力条件;850~500hPa深厚的偏南气流为本次降水提供水汽和能量条件;地面冷锋是本次降水的激发条件;而局地地形是本次降水的重要动力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6.
浅海桶形基础平台水平承载力与抗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台在海上受风、浪、流、冰等水平载荷作用产生滑移,而土壤粘结力、摩擦力和土抗力是平台的抗滑力,桶基平台应满足抗滑稳定的要求,以保证平台的整体稳定性。介绍了浅海桶形基础平台受水平力作用时桶形基础的破坏模式及其计算方法,并阐述了抗滑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7.
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崂山区内领海基线之内的海域面积3700km^2,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2万km^2,目前崂山区海水养殖面积2215hm^2,养殖品种主要是鲍鱼、海参、对虾、扇贝等,但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统一布局,为优化滨海景观,清理潮间带和近岸水域的养殖设施,并进行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也就是说,崂山区近岸海域相当大的部分要让位于旅游,如何  相似文献   
168.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QX/T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对位于呼和浩特市中东部的中小学教学楼进行了雷电风险评估,得出结论为教学楼的风险值R=36.992×10-5,大于容许值Rt=1×10-5,所以应当采取防雷措施,以减小雷击建筑的风险值。简要提出对学校防雷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9.
无人机双拼相机低空航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一种新近研制成功的无人机载双拼组合相机低空航测系统,包括其组成结构、双拼组合宽角数码相机原理、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利用该系统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生产流程;最后给出示范工程的结果。理论与实践证明,对于同一架飞机、同一地点、同一航高而言,装备双拼相机比装备普通单相机,飞行效率可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170.
干晓锐 《云南地质》2021,(2):157-162
本文采用正投影方法,对云南禄丰县一平浪煤矿南井田断层构造行迹之应变椭球体进行平面投影处理,应用构造应力场量化分析方法,得出其构造应力场的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199°∠14.5°,σ2:99°∠33°,σ3:311°∠53°,从而确定南井田其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行迹为一典型"入字型"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