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在系统总结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响应、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的方向和科学问题。2007年4—6月通过钻探获得了测井、原位测量、沉积物岩心及其顶空气、孔隙水、微生物、水合物等样品和资料。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理想区域。采用重点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物质基础、形成环境、成藏过程、响应机理和成藏系统等研究思路,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气—水—沉积物—水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响应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要素的耦合控矿机理等3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物源、地质与温压场等成藏条件、成藏演化热动力学机理、成藏响应机理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等5个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22.
南海北部为张裂大陆边缘,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本文首次利用南海北部某区域长排列地震数据的远偏移距折射波速度计算方法获得南海北部地层层速度,并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提出了非初至折射波的概念.本方法在共偏移距剖面上识别、拾取折射波层位,得到折射波走时的横向连续变化数据,利用不同共偏移距同一折射波层位的到达时差计算该折射层位的速度结构.该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某区域地震资料的应用,揭示了新生界地层层速度的整体结构,反映了新生代不同时代地层的速度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利用折射层速度资料探讨南海新生代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表明,与常规初至折射波法相比,远偏移距折射波能够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该方法的初步应用能够对远偏移距折射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视角.  相似文献   
23.
利用地震数据反演海水的温盐分布是地震海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采集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南缘海域的GOLR12低频地震数据和同步观测的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CTD(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资料,将叠后约束波阻抗反演方法应用到海水温度、盐度剖面的计算当中,计算结果显示这种反演方法可以提供水平分辨率为6.25 m的温度和盐度资料,温度的精度约为0.16 ℃,可以为物理海洋学研究提供高横向分辨率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瞬时属性提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复地震道方法提取的地震瞬时属性存在物理意义不明确、对噪声敏感等不足,本文探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瞬时属性提取方法,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地震瞬时属性,由此得到的瞬时频率在数值上与地震主频对应较好.将该方法提取的属性应用到海上地震数据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台湾中西部沉积盆地三维密度结构及其重力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西部沉积盆地是台湾省海陆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本文利用石油钻井资料和重力观测数据,依据Kriging插值及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深度-密度经验公式,计算了该地区沉积地层三维密度及剩余密度结构,并依据三维有限元解泊松方程方法,通过求解重力位计算出三维剩余密度体产生的剩余重力异常。密度结构显示,在0~6km深度范围,自更新统到先中新统的沉积地层大致分为2.0~2.30g/cm3、2.30~2.45g/cm3、2.45~2.60g/cm3、2.60~2.70g/cm3等4个密度层。其中,台中盆地陆缘区中下部2~4km深度存在较大沉积凹陷,凹陷区密度比周围低0.05~0.10g/cm3.重力计算结果表明,本区沉积地层产生的剩余重力异常在-20~+15mGal之间,深部凹陷对应负异常低值圈闭,其形态和量值与实测重力异常一致。   相似文献   
26.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壳结构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资料,分析了该盆地地质、地球特征场特征,反演计算了地壳深部结构,提供了该盆地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27.
川甘青复理石盆地地壳结构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采  宋海斌  杨午阳 《地质学报》2008,82(9):1169-1177
本文讨论川甘青复理石盆地的地质概况、地壳属性、形成机制和资源前景.这个地区是中央造山带中未发生陆-陆碰撞的构造单元,包括甘南、青海东及川西北的倒三角形地区,过去称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波速结构的特点包括:①上地壳分两层,上层的波速较低的沉积岩层,厚度可达7km,波速小于6.0km/s;下层为结晶基底,波速6.0~6.2km/s.②中地壳为正常波速,但厚度较大,可达20km以上.③下地壳波速从6.6km/s随深度上升到7.3 km/s,厚度亦增加到20 km以上.上述特点的产生与复理石盆地形成时洋壳的俯冲有关.构造演化可分四个阶段,①洋壳俯冲阶段;②深水浊流沉积及等深流沉积阶段;③陆坡凸起沉积加剧阶段;④古特提斯洋封闭以后,地壳推挤成高原阶段.川甘青复理石盆地也许是中国大陆浅层油气勘探的最后希望.在盆地边部及西秦岭西延余脉,有良好的金矿资源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8.
针对海洋油气渗漏可以在近地表沉积层中引起的一系列烃蚀变效应,本文讨论了利用不同手段,分层次进行检测的几种方法.利用烃蚀变带所产生的磁异常现象,在平面上圈定油气渗漏的分布范围,进而寻找海底油气藏.同时,钻井岩芯岩屑的磁性质测量结果可以从剖面上预测下伏岩层的含油气性.最终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对典型层位岩石样品的物相测量,进行烃蚀变矿物组合分析并通过镜下鉴定作进一步的综合判断.对渤海海域烃蚀变效应的磁法检测研究结果与遥感及其他方法的研究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南海3口钻井岩芯岩屑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两口有油气前景而另一口没有异常.这与实际结果十分一致,同时表明该方法在海区同样可以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9.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Ⅱ):地震方法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从野外观测手段、数据处理分析、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分析、波形反演4个方面综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0.
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滑塌和泥火山活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滑塌和泥火山活动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探讨了滑塌和泥火山活动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提出了滑塌主导和滑塌、泥火山共同作用两种控制模式。根据地震数据、浅层剖面和海底地形数据解释,将研究区划分为规则滑塌区和泥火山活动影响区,并识别出泥火山、泥火山脊、凹槽、凹坑等特征地形。滑塌和泥火山活动是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重要的地形控制因素,两种活动共同作用产生复杂的地形特征。综合多条地震测线中似海底反射层(BSR)形态、连续性和滑塌、泥火山活动的关系,认为滑塌控制的区域,BSR连续,天然气水合物储藏较完整,泥火山活动区天然气水合物储藏也仅受到局部破坏。同时指出滑塌和泥火山活动对研究区长期天然气渗漏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