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含典型裂纹系硬包体复合模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硬包体孕震模式力学机制研究,分别对含雁行裂纹系及组合裂纹系的硬包体复合模型,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及破裂特征作了实验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硬包体中,逆向雁行裂纹系和T形裂纹系是孕育强震并易于发震的有利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发生了6.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显示出了明显的异常特征,中期预报效果比较成功,对于这次地震没有作出短临预报,这既有地震孕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报的高难度问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报技术思路问题。近几年来作者对在北京西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形成的以地震活动条带为代表的多项地震活动异常给予关注,现反思张北-尚义6.2级地震之前的某些前兆异常现象和预报过程,对于今后的地震预报研究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硬包体模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探讨了位移场、应力场和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势能场。所得结果对研究孕震过程、前兆机制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磁场定点连续观测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利用"十.五"期间静海地震台布设的秒采样大地电磁网(N-MT)仪器系统和FHDZ-M15地磁组合系统的同步观测数据,实现了固定台站大地电磁测深(MT)观测。采用Robust技术对静海地震台2008年1—6月记录的天然电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MT处理,得到了张量阻抗资料。经过对周期为6~600s范围的18个相同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其中有多个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的时序曲线在2008年3月11日卢龙ML4.2地震前出现异常变化。研究使用的资料周期对应深度为5~50km,属华北地震震源深度范围,其结果反映了震源区地层地震前后震源深度的电性变化。MT方法比现行的地电观测方法具有更直接反映震源区地层的电性变化和更深的勘探深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3井、王4井水化学测项数据录入及报表打印程序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王3井、王4井水化学测项数据录入及报表打印程序,从DBF数据库的建立、Excel报表模板的建立、程序实现3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地震局震情值班室以五位电报码报文格式向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报送模拟前兆数据,并与河北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交换数据。《模拟前兆数据报文自动处理程序》从局域网FTP服务器中自动下载台站(地办)模拟前兆文件到本地计算机,从中读取数据,按照五位电报码的编码要求生成3个报文文件,确认无误后向相关单位报送。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卷积来定义一个连续信号的二进小波变换。在考虑小波函数的相位特征基础上给出了其重现公式。另外,本文论述了这种小波变换定义能直接用于信号特征的检测,并给出了可用于信号奇异性分析的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  相似文献   
18.
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是天津市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地震台站、地震办公室模拟前兆数据文件的报送、观测日志文件的报送、数据库模拟数据表及日志表的建立、模拟前兆数据下载转换入库、观测日志下载入库、数据库复制等6个环节介绍了天津模拟前兆观测数据共享的整个过程,阐述了每个环节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2002—2005年天津台网记录的100个地震速报事件,利用NEDisa软件重新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定位结果对天津各台站的震级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计算出每个地震各台站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和各台的多个地震的震级平均偏差。根据速度震级公式中震级的影响因素,主要从量规函数和台基两方面进行震级偏差原因分析,给出了各台的台基校正值,台基校正后震级偏差统计表。结果显示天津台网现采用的量规函数在震中距0~20 km内对震级偏差稍有影响,其他范围内影响不大;而台基对震级偏差影响较大,对天津台网各子台进行台基校正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