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利用1965—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同期的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在讨论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基础上,用整层积分的大气热源定义了一个东亚夏季风指数,并用该指数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和中国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定义的大气热源季风指数能反映夏季风的异常变化,高(低)指数年对应的东亚夏季风偏强(弱);该指数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存在高度的同期负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502.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西安基准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出现显著的异常变化。对引起此异常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一,在异常出现时,台站附近在建筑施工;其二,在其他时段也出现过两次与汶川地震前后相似的异常,是由仪器原因引起。但鉴于异常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在时问上的一致性,幅度上的显著性和形态上与一般震例的相似性,故认为,西安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出现此异常可作为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疑似地震异常来处理。  相似文献   
503.
504.
505.
506.
利用成都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网2004年7~9月的观测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获得的气象资料计算出GPS遥感的可降水量(PWV).与气象探空站观测资料算出的可降水量进行对比,确定出本次GPS遥感可降水量的精度为3.09 mm.并对成都、郫县夏季PWV的日循环特征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PWV呈明显的日循环,最小值出现在8:00(北京时间),成都和郫县分别为40.5 mm和35.0 mm;最大值出现在17:00左右,成都和郫县分别为43.5 mm和38.0 mm.白天PWV的变化较大,夜间相对稳定,日变幅为3 mm.在盛夏静稳型天气下,成都地区的PWV日循环特征与地面气温基本一致,皆受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控制.降水日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降水主要发生在夜间,当PWV在下午达到最大之后,主降水阶段开始,使PWV明显减少,同时使地面空气比湿迅速增大;当PWV下降到一个稳定状态后,主降水过程随之结束.大气水汽总量的积累和释放与地面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PWV的持续性递增和持续性递减预示着降水的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507.
韩发 《矿床地质》2006,25(5):582-589
文章对赤峰地区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床的铅同位素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两个矿区硫化物的铅均为异常铅,其模式年龄无任何意义;②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硫化物数据点趋势线是204Pb误差线,而不是来自两个不同源区的成矿物质混合作用所形成的混合线;③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_安家营子硫化物数据点构成一条等时线,用此等时线计算,矿化物源区源岩的年龄(tr)为2·587Ga,与建平杂岩变质高峰期的年龄基本一致;④建平杂岩经历高级变质_分异作用之后,其μ值显著降低(μ3=6·03),变成了一套具代表性的下地壳岩石;⑤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的成矿物质直接来自下地壳岩石———建平群变质岩,但它们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508.
GPS信号对流层延迟改正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削弱对流层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从大气折射率入手将大气分为3层,建立了大气折射率模型,并导出了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利用IGS跟踪站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9.
基于Internet的VRS/RTK定位算法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VRS的关键技术,系统地探讨了基于Internet的VRS/RTK定位的算法模型,并结合GPS观测网络的实际和自主开发的GPS虚拟参考站软件系统Venus 1.0进行了分析、实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实际网络测试表明,网内水平精度1~3cm,垂直精度1~4.5cm;网外距离相关误差的相关性逐步减弱,定位精度也随之下降,但VRS/RTK定位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外的一定范围(如成都地区可达20km),仍然可以实现cm级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510.
用2001年和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两年逐日的大气热源汇〈Q1〉,再用谐波分析方法对〈Q1〉作带通滤波, 得到了准30~70 d的〈Q1〉低频分量,并分析了两年夏季大气热源汇和其低频振荡变化特征的差异,然后研究了一些“关键”区〈Q1〉低频分量的变化与我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年和2003年夏季的亚洲季风区,一方面应该有这样一种过程,大气热源汇低频分量经向和纬向传播的差异→江淮流域旱涝期东亚地区大气热源汇低频分量南北配置的差异→东亚地区大气热源汇本身的南北分布不同。另一方面,夏季的5~8月期间,高原中南侧有较强的低频热源 (热汇) 时,可导致其后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多 (少);中国南海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南海有较强的低频热源 (热汇) 时,不仅可导致其后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少 (多),还可导致其后期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偏少 (多)。因此,夏季亚洲季风区热源、热汇季节内变化特征的不同可导致我国江淮流域异常的旱涝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