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作为领导和专家共同迅速有效处置地震应急事件的工作平台,该中心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的主要工作场所。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包括指挥中心机房、指挥大厅和辅助工作区三部分。指挥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了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声像、供电、空调、投影显示、GIS技术应用、数据库、软件开发、机房建设等。可对抗震救灾工作快速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22.
国家地震灾情调查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地震灾情调查的现状以及地震应急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地震灾情调查系统的框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国家地震安全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中已实现的地震灾情调查系统.同时,考虑到新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对国家地震灾情调查平台的手段进行了更深入的拓展讨论.  相似文献   
23.
基于地质统计方法与DEM的地震灾情空间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向向  帅向华 《地震学报》2013,35(4):573-583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 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 地震发生后, 为了能够及时、 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 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 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行灾情空间模拟的同时, 将数学高程模型(DEM)中所包含的高程、 坡度等地形地貌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协克里金(Co-Kriging)插值; 并以汶川MS8.0地震灾情短信数据为例, 分别对确定性插值、 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与有无考虑坡度因素的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 结果表明, 考虑坡度影响因素的协克里金插值在合适的模型和参数下取得了最优的灾情模拟效果. 该方法为地震应急期间进行较高精度的灾情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24.
中国西南地区强震烈度衰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西南地区,因其具有相似地形地貌特征和发震构造的区域,并选取1913年以来6.5级以上的典型震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得到了传统的烈度衰减椭圆模型不适用于7.0级以上强震的结论;根据烈度区域面积与震级、破裂长度与震级以及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得到了更加符合强震烈度衰减规律的断层距模型;在面积统计关系对比和实际烈度分布的综合对比中,得到了适用于强震的较为合理的烈度衰减模型,并根据本文得到的烈度衰减规律,结合ArcGIS二次开发,编写了用于快速绘制等震线的控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震后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国家公共安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指挥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本文以数字观测网络项目为背景,全面归纳和总结了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6.
地震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姜立新  帅向华  张建福  李志强 《地震》2003,23(2):115-120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防震减灾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地震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根据所从事的项目建设过程,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一期工作。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中的地震速报应急触发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工作流程。实现此功能是系统集成中的一项工作,通过此项功能可以将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处理系统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地震应急触发快速自动处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28.
结合平时与震时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为解决地震信息发布过程中存在的多信息来源、多发布途径、多内容形式的问题,设计实现流程驱动的多维度地震信息自动化发布系统。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地震信息处理过程及信息发布模式,利用流程驱动和适配器扩展技术提升地震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该系统已在湖南省地震局得到应用,且已成为湖南省地震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2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各个项目建设均要对硬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平台和系统进行重复的规划与建设,项目建设的系统越多,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的部署和运维就面临着越大的挑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硬件资源的浪费,需要较高的成本进行维护.本文介绍了地震信息化项目中,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地震信息化共用服务平台,通过...  相似文献   
30.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为估计大地震应急反应的可能资源需求、减灾时机和社会经济影响而发展新的方法,并在损失估计模型中包含这类方法。本研究使用了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基于损失评估模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并的得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支持,还使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影响评估小组正在开发的可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新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可用来预测大地震的应急应问题、社会经济影响的后果,以及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