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21.
目前采用的油气检测方法和技术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基于单相介质理论的,而含油气储层是多相介质的,因此,造成了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数据为依据,研究出一种快捷的油气检测方法。该方法已在中国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的10多个区块中得到应用,其检测油气的符合率高于现有的其它烃类检测技术。该方法在勘探阶段的油气检测方面和开发阶段油气藏动态监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2.
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未来6d的500hPa高度平均预报场 ,距平预报场 ,副热带高压北界动态、西风环流指数以及 850hPa变温预报场等复合预报因子 ,可为天气预报会商提供预报依据 ,同时介绍了资料处理方法并举例验证。  相似文献   
323.
地幔羽构造论:板块构造后理论发展的新范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地震波层析成像所揭示的地幔构造和板块下插历史的对比研究,揭开了探索地球动力学的新局面。地球的构造是由地幔深部上升的直径约数千公里的火柱状热地幔羽(plumetectonics)和沉入到670km深并暂处于滞留状态的板块的崩落而引起的冷地幔羽,这两个基本因素所造成的卷入整个地幔的对流所支配着。  相似文献   
324.
随着松辽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矿勘查与研究的深入,构造天窗作为局部排泄源的认识在指导找矿方面效果明显.然而,现阶段对研究区局部排泄源与铀成矿的内在关系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局部排泄源与铀矿空间定位的内在联系以及是否与研究区内发育的板状矿体、双层氧化带与灰色残留体等独特地质现象有关.因此,本文为探讨松辽盆地西南部砂岩型铀矿中局部排泄源的控矿作用,引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提出白兴吐构造天窗局部排泄源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补-径-排体系,使得含矿层内存在局部与区域两套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并在局部排泄源的附近形成了相对滞流区;局部排泄源主要通过改变含铀含氧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与速度,来影响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与位置,从而控制含矿层中板状矿体、双层氧化带与灰色残留体的形成及铀矿空间产出位置,并依此建立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不仅丰富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并指出后续找矿过程中除了继续围绕构造天窗开展勘查工作外,寻找受区域层间氧化带控制的铀矿可能是研究区扩大铀资源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325.
326.
通过实地和显微镜观察、取样、分析测试等方法,取得大量实际资料,着重研究巴什布拉克矿床铀与石油产区含地沥青铀矿床之间等内在联系,利用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对地沥青及其铀矿化特征和成矿机理予以讨论,认为巴什布拉克与石油密切相关的大型含地沥青铀矿床为一种既有承压水的层间氧化为主、又有潜水氧化,特别与石油热演化、油气破坏产物地沥青和油气还原(H2、CH4)、热液(水)蚀变、碳酸盐水洗、渗漏与扩散等因素有关的复成因类型。石油含铀和多金属,与其氧化为沥青增加对铀吸附性,以及存在还原性气体具有极强的还原铀能力有关,地沥青既具有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吸附铀,又能在弱碱性介质中还原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27.
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关注度"功能,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中国第一批66个5A级旅游景区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每天的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并对其中具有完整数据系列的53个景区展开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周内呈现周四三二高、周日与周六低的"手掌"模式,其中南方景区和自然类景区尤为明显;年内呈现4月、8月最高的"双峰"模式,其中自然类景区表现出4月、7月、9月最高的"三峰"模式。研究还发现,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是其现实游客量的前兆:周内表现为"日前兆",即一周之内,以周五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工作日络空间关注度是其周末游客量的前兆;年内表现为"旬前兆",即一年之中,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是其后1~2周游客量的前兆。"前兆效应"也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关机制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32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的脉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DETI可移动测风系统,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进行实地观测,获取了主要风季沙垄表面7个典型部位200 cm高度的风向及距离地表20 cm、40 cm、60 cm、100 cm和200 cm 5个高度的风速系列数据。对风速和风向的脉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凸起的沙垄不仅影响平均风速在沙垄表面的变化,亦对风速及风向脉动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平均风速沿迎风坡逐渐增大,至垄顶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中上部剧烈降低,随后又缓慢恢复。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平均风速在沙垄表面的变化幅度也在增大;绝对风速脉动具有与平均风速相同的变化趋势,且随距地表高度的增加绝对风速脉动值亦在增大;就相对风速脉动(阵性度值)而言,背风坡阵性度值要高于迎风坡,其中背风坡中上部是整个沙垄表面阵性度最高的部位,这与背风侧涡流的存在密切相关;沙垄背风坡风向脉动强度远比迎风坡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背风坡风向的偏转作用也在加强,而涡旋作用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329.
???????????48??IGS?2009-2011??????????????????ZTD?????????????EGNOS???????ZTD???????????????????????1??????????????????IGS?????ZTD??EGNOS???????ZTD???????????????-0.18 cm??5.98 cm?????й?????????0.81 cm??6.13 cm??2????????????????????????仯????????????????^??С??????????????????????С??3????????????????γ?????仯???????????????????????????γ????????????????????????????????γ????????????????????仯????С??4:???????????γ?????????????????????????????????仯?????  相似文献   
330.
杨月巧  迟宝明  宴金旭 《地震》2014,34(3):149-159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特大地震灾害的频发,震后重建的灾区再次遭受地震灾害,部分重建项目在震后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地震灾后重建进行综合后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内容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综合后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人文价值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得出各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本文以芦山县在汶川地震的重建内容对该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构建出该县重建综合后评价的二级指标。分析结果说明该评价框架体系指标合理,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