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大陆科学钻探与中国第一口科学钻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康 《江苏地质》1998,22(4):193-198
大陆科学钻探是一项堪与航天技术媲美的浩大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具有深远的科学和经济意义。通过介绍国外大陆科学钻探的现状和成果,阐述大陆科学钻探对地球基础科学、其他自然科学研究所具有的重大促进作用,从而为开展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钻探,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永康 《江苏地质》1996,20(3):129-136
江苏优质矿产主要有五大类:即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特种用途矿产。江苏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注重开源,开优,开新和开外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加大地质工作投入,实施好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力争实现矿产资源的重大突破。大力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提高全省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水平,形成一批非金属矿产原材料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新矿种,振兴矿业经济。  相似文献   
14.
作为阐述地球岩石圈块断结构及其运动的假说—断块构造学说,是以地质力学分析和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建造与改造以及边界断裂的力学机制与褶皱的伴生关系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因此,各断块间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无疑是断块构造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断块运动的结果必然集中表现在断块的边缘或结合地带,并在沉积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矩形巷道在不同开挖卸荷速率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声发射特性,使用水泥砂浆矩形巷道围岩试件进行快、慢速开挖卸荷试验,得到顶板、隅角、帮部围岩的应变特征和声发射(AE)撞击计数、能量、频谱的演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1)快速卸荷,应变释放率高,卸荷后变形不稳定;而慢速卸荷,围岩应力充分调整,有利于应变的充分释放,卸荷后变形相对稳定。(2)矩形巷道的快、慢速卸荷,均以顶板和帮部围岩的径向受拉、隅角围岩的切向受压变形为主;随围岩深度增加,卸荷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3)两种卸荷速率的AE撞击计数和能量演化特征与应变特性形成良好对应,揭示了围岩内部裂隙与损伤随开挖卸荷的发展过程;峰值频率区段变宽和高幅值信号的峰值频率在某一频段增多的现象可看作围岩发生主破裂的前兆信息。(4)快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产生大块剥落现象;而慢速卸荷,顶板和帮部周边每隔一段距离产生垂直于隅角的贯通裂缝,碎胀现象明显但未脱落;两者的隅角围岩破坏程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巷道围岩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开挖卸荷状态之间的关系,使用水泥砂浆厚壁圆筒围岩试样,开展开挖卸荷条件下3种不同卸荷速度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型巷道围岩开挖卸荷模型试验系统,声发射系统及变形监测系统采集试样卸荷过程中的声发射时频信号及变形信息,并对声发射b值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试验过程具有4个特征阶段:加载段―维持段Ⅰ―卸荷段―维持段Ⅱ,这4个阶段与振铃累计曲线有良好对应关系。(2)加载段,高频高幅信号较多,分布范围广,试样内部原始裂隙在三向应力作用下压密明显;维持段Ⅰ,高频高幅信号明显减小,分布范围变窄,试样三向持续压密,变形微小;卸荷段,高、低频信号增多,幅度增加,应变率较高,变形增加速度快,卸荷对试样内侧影响效应更显著;维持段Ⅱ,较慢速卸荷的高幅信号持续增多,内外侧以较低应变率持续产生变形。(3)卸荷速度越大,卸荷段振铃累计曲线出现“陡升”的幅度越高,维持段Ⅱ“陡升”出现越早,幅度越小。(4)卸荷速度增大,b值整体量值减小且越趋于小波幅平稳变化,相对声发射大事件占比提高,破裂尺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从1996年起全面开展了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并于今年7月7日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矿业秩序全面好的省份。回顾了江苏省在矿业秩序治理整顿过程中所作的4个方面的工作、概括了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取得6个方面成效,同时指出要认真总结经验,认真做好部署,力争早日实现矿业秩序根本好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江苏是“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简略回顾了江苏的地质工作历史。面对新形势,地质工作必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指出江苏的地质工作尤其要针对一些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长江三角洲及其有关的第四系问题,探明一批矿产资源,强化地质生态环境的调查与保护、研究和发展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等5个方面展开,充分利用已有有利条件,再创江苏地质工作新辉煌。  相似文献   
19.
1 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加深理解,提高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内容和特点的认识 最近,中央编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一书.书中包括许多重要论述,涉及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规律、方法等各个方面,既认真总结了我党思想政治建设领域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又全面回答了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分量很重,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20.
燕山运动的“绪动”——燕山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燕山运动是中生代期间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最重要构造变动,它打破了华北克拉通数亿年的稳定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深大断裂,并引发了剧烈的岩浆活动。然而,由于褶皱变形不显著,构造运动的主要不整合面难以确定,所以对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间和形成机制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燕山运动概念历史的考证、北京西山和平原区地层序列的对比,结合华北地区其他晚中生代盆地的发展演化过程,认为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间应为中侏罗世含煤碎屑岩沉积之后、同造山砾岩形成之前。该运动所产生的深大断裂成为中国东部的构造骨架,成为而后大量岩浆上升的通道。根据构造变形的特点,结合材料力学的原理,认为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遭受来自外部快速打击的后果,是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构造运动,并将该快速打击事件定义为燕山运动的“绪动”或“燕山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