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土地产权问题的矛盾在现在社会中也显得日趋明显,而由于宗地变更涉及到产权关系和经济利益,对宗地的变更监管也显的尤为必要.本文结合新旧两种变更模式详细分析了宗地图形和属性变更的过程规律,为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地籍图形、属性变更及变更过程的审核监管等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2.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连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并对今后大连发展海水淡化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大连发展海水淡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主要介绍了对蓄电池进行定期维护及容量测定的一种控制器的研设过程。实践表明,该控制器配合充电器,可以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放电、修复、估算容量、自动充电等功能,并可以为判断蓄电池是否达到报废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4.
地震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研究地震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发生规律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样方分析原理与显著性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河南省作为实验区,以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地震台监测数据作为实验数据,研究小微地震点的空间分布模式。以理论上的泊松随机分布统计结果为比较对象,对实验区小微地震点进行样方统计分析,K-S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区小微地震点不是空间随机分布。结合样方统计数据和地质资料分析,河南省小微地震点的空间分布模式为聚集分布,且主要集中于豫北地区。实验结果表明,样方分析法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地震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帮助人们较快地识别出地震发生的热点区域,还可为分析热点区域地震成因和预报大地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5.
利用模拟地震观测资料,对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小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运用A(b)-N法得到的地震活动参数曲线与地震的对应关系作对比研究,得到地震预测的可信度,发现A(b)-N法对不同盆地的地震活动作出的预测不尽相同,进一步明确了A(b)-N法的应用范围.对今后山西断陷带地震活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文中介绍了山西数字地震台网自行开发研制的日标定脉冲自动量取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对软件投入使用后自动量取的日标定脉冲的幅度和周期结果与人工量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精度很高,可以取代人工量取。此软件运用后,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在大华北测震数据共享系统中用程序自动录入数据的实现方法,对实现技术和难点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分析了DHTM L的文档层次结构、COM组件的调用,给出了在inpu t file域中输入字符的实现方法。旨在改变繁琐的手工输入为程序自动录入,这样不但能够节约上传时间,还能够减少录入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相似文献   
38.
很久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用线性的古登堡—里克特模型描述从小震到强震整个范围的震级—频度关系很难得到圆满的结果,其原因是由于震级的变化引起的自相似性破坏。一般来说震级可分为3个不同段:小震(M<3·0)、中震(M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山西地区历史地震地震活动性和应变能积累释放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山西地区现在正处在应变能释放阶段,这一阶段可能持续80 a~90 a左右,在此期间将会发生5级~6级左右的地震;通过对现代3.0级地震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山西地区现在正处在能量主要积累阶段,估计在未来2 a~3 a之内,有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0.
由赵珂经等翻译的世界气象组织编写的“水文实践指南第二卷——分析、预报和其他应用”,已于1988年5月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该卷共分三章(接上卷):第五章水文分析,介绍了径流形成的各要素,如降水、蒸发、土壤含水量等的统计和计算方法,从实际应用出发作了简明阐述,还概括地介绍了水文系统模拟及数学模型,并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