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遥感场景分类作为一种理解遥感影像的重要方式,在目标检测、影像快速检索等方向有着重要的应用,当前主流的场景分类方法多关注影像深层次特征的准确提取,忽略了场景目标在不同分布尺度下的差异性。此外,有限的高质量场景标签进一步限制了模型分类性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对比学习的弱监督遥感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对比学习的自监督策略,从大量无标注数据中自动获取影像不同尺度下的特征表示。其次,基于多尺度稳健特征对分类模型利用少量标签进行微调,并结合标签传播方法生成高质量样本标签。最后,结合大量无标签数据构建弱监督分类模型,进一步提升场景分类的能力。本研究在遥感场景AID数据集和NWPU-RESISC45数据集上分别使用1%、5%和10%的标注样本下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87.7%、93.67%、95.56%和86.02%、93.15%和95.38%,在有限标注样本条件下与其他基准模型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证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砂岩储集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野外露头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秘、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图象分析等手段。对羌塘盆地侏罗系砂岩的渗性及孔隙结构等特征作了详细研究,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孔,偶见剩余原生粒间孔,它们基本上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集层,同时孔隙的微观结构较差。强裂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弱,使得的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早期碳  相似文献   
23.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层序界面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内部的层序及界面单纯在地震剖面或电测曲线上都较难识别,但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上有较明显的反映.研究发现,层序边界处具有Ro值的突变,有机质含量(TOC)的低谷,ΔlogR曲线处于基线,粘土矿物组合突变,坡缕石、伊/蒙混层的含量明显增加;Cu、Li、Zn、Cr、V、Ba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处于低谷;锆石等稳定重矿物含量以及黄铁矿含量较低,褐铁矿含量高等特征.结合地震剖面、测井曲线等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又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  相似文献   
24.
建筑物的自动提取对城市发展与规划、防灾预警等意义重大。当前的建筑物提取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多把建筑提取当成语义分割问题来处理,不能区分不同的建筑个体,且在提取精度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近年来,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深度学习方法已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解译任务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借鉴经典的实例分割算法Mask R-CNN和语义分割算法U-Net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将语义分割模块植入实例分割框架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利用多种任务之间的信息互补性来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自底向上的路径增强结构缩短了低层细节信息向上传递的路径。自适应的特征池化使得实例分割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多尺度信息。在多任务训练模式下完成了对遥感影像中建筑物的自动分割,并在经典的遥感影像数据集SpaceNet上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建筑提取方法在巴黎数据集上建筑实例分割精度达到58.8%,在喀土穆数据集上建筑实例分割精度达到60.7%,相比Mask R-CNN和U-Net提升1%~2%。  相似文献   
25.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深层砂砾岩体钻井数少,常规沉积相研究方法主观因素过多,加之常规地震属性技术无法准确刻画砂砾岩体沉积相边界,导致该地区沉积相边界划分存在分歧。在总结薄层调谐反射理论的基础上,以沉积学规律为指导,应用分频解释技术对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的砂砾岩体的沉积相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民丰北带砂砾岩体为近岸水下扇沉积成因,细分为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砂砾岩体发育段在地震频谱上具有频陷特征,是薄层细粒沉积与厚层粗粒沉积的综合地震反映;低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根沉积特征,中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中沉积特征,高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端沉积特征;横向上,砂砾岩体靠近陈南断层分布,由陈南断层向南依次为扇根、扇中、扇端亚相;纵向上,砂砾岩体向陈南断层方向呈退积式发育。该研究成果对岩电关系复杂、常规地震属性较难识别的少井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混积岩是混合沉积的典型产物,研究程度较低。罗家—邵家地区处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发育了比较广泛的湖相混积岩沉积。本文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岩芯描述及样品分析等,对其混积岩的沉积特征、成因类型、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混积岩类型分为两大类4小类,自下而上混积岩含量增多,展布范围逐渐扩大。混积岩成因以渐变式混合和突变式混合为主,局部存在原地混合沉积,各种类型的混合沉积常相互叠加,频繁交替。本区混积岩形成于两大物源注入背景下的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泥坪混合沉积微相、生物浅滩混合沉积微相、颗粒滩坝混合沉积微相及砂坝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混积岩组构、混合沉积类型及垂向沉积序列有较大的差异。混积岩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源的供给及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其次为构造背景与湖平面升降等因素。  相似文献   
27.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基于http协议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VC++、OpenGL和ATL编程工具开发了全球虚拟地形浏览系统.首先,阐述了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及客户端数据的传输和实时显示的实现过程; 然后,论述了如何采用小波多分辨率模型,简化DEM和影像数据,以及建立高效索引机制和对不同层次数据块在线显示与操作的实现算法; 最后,利用不同级别的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8.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鲁克塔格地区在西北地层区划上属塔里木地层区的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其沉积特点受塔里木盆地的影响,但是又不同于塔里木盆地,区内研究程度低。依据野外露头资料,本地区奥陶系南北分区明显,北区岩性为碳酸盐岩建造,生物以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及珊瑚等浅海生物为主;南区岩性为复理石建造,生物以深海相笔石为主。从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指相矿物等沉积特征可以看出,本地区奥陶纪古地貌具南低北高的特点。本地区奥陶系发育台地海相、广海陆棚相、盆地边缘斜坡相、深海盆地相、半深海相和浅海相等类型。依据各时期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总结出4种沉积相模式,即①台地海-广海陆棚沉积相模式;②盆地边缘海陆棚-深海盆地沉积相模式;③海陆过渡-浅海沉积相模式;④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本次研究对鲁克塔格地库区进一步的研究及找油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以大牛地气田大18井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微观镜下研究手段和储层物性数据等资料,研究了大18井上古生界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及物性演化特征、致密化成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18井上古生界储层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包括石英颗粒溶解所形成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晶间孔,偶见铸模孔和超大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7.1%,平均渗透率为0.34×10-3 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压实作用是本区储层致密化的大背景,硅质、钙质及黏土矿物胶结充填孔隙、堵塞孔喉是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解作用是大18井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特别是石英溶解最为发育,而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通过增强岩石的抗压实强度、抑制石英次生加大保护原生孔隙,但不能增加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长沙市掀起"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热潮,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成为了一大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实施土地征收主体的政府与被征收对象的村民、村集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在此我们对这些矛盾进行简要解析. 法的桎梏 上位法和地方法的矛盾 《土地管理法》和《集体土地征收条例》的修订和制定正在进行,迟迟未正式颁布出台.目前的情况是上位法并未发生实质变化,而地方政策执行已遇到实际阻碍:一方面社会舆论压力日涨,另一方面要突破现行政策藩篱缺乏上位法的有力支撑,依法履职的硬性要求和无法可依的现实使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工作陷入两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