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三维GIS技术近来迅猛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较二维GIS而言,三维GIS能更真实地表达客观世界,且对空间对象进行三维显示、分析和操作也是三维GIS特有的功能.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GIS技术进行虚拟校园建设的过程,阐述了基于GoogleSketchUp和ArcGIS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方法进行三维场景建模与优化、虚拟校园系统功能设计以及三维场景的浏览功能、建筑物属性的查询功能、路径分析和动画输出等功能的实现技术.最后指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2.
一次大气波导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晓华  费建芳  张翔  韩锐 《气象科学》2008,28(3):294-300
利用ARPS模式对南京周围地区的一次大气波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南京站初始时刻、 6 h和14 h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同化探空资料的初始场较NCEP资料更接近实况,初始场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同化了探空资料的初始场的模拟结果比未同化探空资料的初始场的模拟结果较接近于真实大气状况;同化多个测站探空资料的数值模拟表明ARPS模式对大气波导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3.
炭质地层覆盖区综合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质地层是物探勘查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为了区分炭质异常和矿致异常,在甘肃北山地区某矿床地质勘查中,综合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勘探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通过异常验证,将原来一个铅锌矿点升级为潜在资源规模为中型以上的多金属矿床。多种物探方法的综合运用,避免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和解释结果的多解性,充分发挥了各物探方法的优势,从隐伏炭质地层异常中有效区分出了矿致异常,在甘肃北山地区的矿产勘查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4.
过去对前兆资料的分析主要基于时间域的分析,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也可在频率域内提取异常信息,本文将主要以抚顺地震台的数字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从频率域内提取异常变化,方法主要从实测固体潮与理论固体潮对比分析、实测固体潮的频谱分析、功率谱估计方面进行,以完善、充实前兆资料的分析方法,提高前兆资料的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55.
以南华北盆地野外剖面、钻井及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将南华北盆地"石盒子组"划分为三角洲和潟湖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及众多微相。在单井及井间沉积相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对比,对南华北盆地上、下石盒子组岩相古地理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156.
从地下流体观测井-含水层系统对降水的响应特征、对气压和潮汐的响应特征、含水层水文参数的计算对比以及水-岩作用平衡状态4个方面,研究了云南红河地区5口地下流体观测井-含水层系统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井-含水层系统对外界扰动(影响因素)的响应能力有所差别,其中高大井对地壳应变响应的灵敏性最强,其次是开远井、建水井,石屏井和蒙自井最弱,响应能力主要与井-含水层水力参数、承压性和水-岩平衡状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160.
熔岩隧道是全球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区常见的火山活动产物,主要发育在绳状和块状熔岩分布区,是地表玄武质岩浆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分布大量的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岩,前人针对其熔岩地貌、岩浆成因及演化过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中的熔岩隧道却关注较少。而熔岩隧道的研究对于理解熔岩流的运移过程及地表熔岩构造地貌的演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尤为有意义的是,近年来在月球和火星上的玄武质熔岩区发现了大量的疑似熔岩隧道的熔岩地貌,这些巨大的管状地下空间是人类未来在地外岩石星球上建立稳定庇护基地的优选对象,因此开展地球熔岩隧道的比较行星学研究可以为地外熔岩隧道的探索工作提供重要线索。为此,本文通过对琼北地区的熔岩隧道群开展详细的形态学和比较行星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月球和火星熔岩隧道特征和规模大小提供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