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特征及勘查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斜坡急剧变形带,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8.8”舟曲泥石流灾难的发生,再次暴露了对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预警预报能力低,以及风险减缓措施不力的弊端。为了避免类似群死群伤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应进一步加强调查和研究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勘查的思路是:首先是对迭部、舟曲、宕昌、武都、文县、康县等6各县,按照《1:5万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要求,全面开展调查;二是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规划前期勘查的精度要求,逐一进行勘查;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机理、成灾模式、监测预警技术、风险减缓措施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甘肃省舟曲三眼峪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人手,以ArcGIS为平台,运用DEM数据,分析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三区地形地貌特征、固体松散物特征、降雨特征以及泥石流静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三眼峪三区为泥石流的形成和径流流通提供了极为有利地形条件;固体松散物质补给量潜力巨大,会导致堰塞坝的放大效应;诱发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是一场局地性、短时强度大的暴雨过程,泥石流容重在2.10t·m^-3左右,属于高容重黏性泥石流;泥石流屈服应力在8000Pa以上,大小眼峪(降雨汇流区)及三眼峪(泥石流堆积区)泥石流流速分别为8.97m/s、7.06m/s和6.02m/s,洪峰流量分别为1659m^3/s、1553m^3/s和1896m^3/s,冲击力分别为46676tf、40236tf和21182tf,其破坏力巨大,危害严重,使得泥石流在汇流区破坏力巨大以切蚀为主,受地形影响,三眼峪出口处,冲击力减小,泥石流发生堆积。  相似文献   
23.
舟曲“8.8”特大泥石流是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如实地记录这次灾害的特点、形成条件及致灾因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风险减缓措施,对指导灾后重建和今后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以舟曲“8.8”泥石流中的罗家峪为对象,通过泥石流勘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描述了三眼峪泥石流的分区特征和堆积物特征,从泥石流的堆积特征、重度、流速、流量的特征值等方面阐述了本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从地形地貌、固体物质和极端降雨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4.
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后治理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是治理工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3个关系,即泥石流流量与排导沟断面关系、泥石流冲击力与拦挡坝强度关系、泥石流物源级配与柔性防护拦疏关系。提出了长流水小排水槽、一般山洪泥石流中排导槽、特大山洪泥石流生态景观休闲大缓冲区的设计理念,解决了百年一遇泥石流对排导沟流量与断面的设计要求。提出用钢混结构重力式拦挡墙替代原有浆砌块石重力式拦挡墙,满足了坝体对冲击力与强度的关系。建议在流通区设置SNS柔性防护网,采用钢丝绳环形网在发挥拦挡的同时达到泄水的要求。研究成果对于舟曲泥石流灾后治理设计方案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5.
唐亚明  张茂省  薛强 《地质通报》2011,30(1):166-172
介于区域性和单体滑坡之间,即对面积几十到上百平方千米的滑坡评价,适用于1∶5000~1∶25000之间的大比例尺,而如何对这类区域进行有效的滑坡风险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使用传统的基于GIS的单元栅格运算方法对这类区域进行滑坡风险评价,由于反映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精度与评价方法之间的不匹配,无论单元网格划分得如何精细,评价结果仍难达到精度要求。采用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先期通过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和Quick Bird遥感数据等多信息源,识别潜在的滑坡易发坡体,并初步圈画滑坡的危险区界线和进行承灾体信息解译,再逐一通过野外核查对以上信息加以验证、修正或取消,最后形成符合比例尺精度要求的风险评价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行大比例尺风险区划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张茂省 《地质通报》2013,32(6):833-839
黄土是具有水敏性的特殊类土,遇水后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引发地质灾害.甘肃黑方台地区由于引水灌溉引发的滑坡和黄土湿陷等灾害十分严重,也很典型,已成为地质灾害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热点地区之一.针对引水灌区黄土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与防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黑方台地区为例,从灌溉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与黄土工程地质性质响应及其诱发的黄土滑坡和黄土湿陷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研究表明,40余年引水灌溉导致台塬中心部位地下水位上升了20m,升幅为0.476m/a,导致滑坡灾害频发,平均每年发生3~4次,引起黄土湿陷总量达5.9m,非饱和黄土和湿陷系数小于0.015的黄土所引起的湿陷量达到2.16m,对黄土湿陷性研究提出新的挑战.灌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的关键是改变灌溉模式,减少地下水补给,实施排水工程,有效地降低斜坡地带的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7.
甘肃永靖黑方台地区灌溉诱发作用与黄土滑坡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方台地区自灌溉以来,诱发了大量的滑坡,但缺乏系统地对研究区的滑坡历史分析研究 在黑方台滑坡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与滑坡的历史关系,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对滑坡稳定性、滑坡体积及后壁垮塌速度的影响.历史数据分析表明,灌溉引起的水位上升与滑坡发生的频率、体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选取的典型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滑坡具有多期逐级后退式特征,随着灌溉时间的增长,滑坡体积逐渐减小,但发生频率逐渐增大,基于DEM数据计算的滑坡变形也验证了计算结果.研究成果基本反演了灌溉引起的黄土滑坡历史过程,对黑方台滑坡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8.
地下热水资源定量评价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环节.在地下热水系统中,地下水流场和温度场相互影响,因而在研究地下热水运移时须同时考虑地下热水的流动和热量的运移.本文建立三维不稳定地下水流-热运移耦合模型,模拟陕西渭北东部岩溶地下热水运移特征.针对研究区多组断层纵横交错而且对岩溶水运移起着控制作用的特点,模型中将断层剖分为条带以更好地刻画其水力学特征.利用水化学测试结果估算地下水-地表水转化量,为模型边界流量的确定提供依据.结合地下水测年数据进行模型校正与参数识别,提高了模型仿真性.  相似文献   
29.
西咸新区是"西咸一体化大西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安已建成区具有相近的地质环境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否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已成为西咸新区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西咸新区建设中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五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城市建设附加荷载和黄土湿陷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数学模型,并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中地下水开采的风险最大,黄土湿陷次之,附加荷载最小,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不周密规划,有效防控,势必引起新的地面沉降,甚至产生新的地裂缝,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止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0.
山区城市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面临建设用地不足、交通拥挤、人口密集的压力,地表空间严重短缺。然而,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条件却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成为山区城市发展中的一种宝贵资源。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为例,基于地形、岩土、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条件,并考虑文物保护区及城市功能设施、空间需求及经济因素,评估了延安市区376.68 km~2地下空间天然资源量、可开发资源量,对河谷以下50 m及川道两侧1 km内的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进行了定性评估。结果表明,延安市地下空间资源丰富;地下空间天然资源量、可开发资源量约为188.35、174.48亿方;地下0~-10 m,-10~-30 m,-30~-50 m适宜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量分别为23.25、11.52、1.44亿方,较适宜开发的分别为4.18、62.44、71.65亿方,沿川道两侧适宜开发的侧向山体空间资源量为12.29亿方,较适宜开发的资源量为81.50亿方;延安市围岩类别自Ⅱ-Ⅵ级,其中Ⅱ-Ⅳ级围岩工程性质良好,有利于地下空间开发。本文提出了"垂向地下+侧向山体"地下空间组合开发的理念,同时提出了延安市地面建设和地下空间协同开发方案,这将成为延安乃至其他山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