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铜陵冬瓜山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内石英闪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夕卡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早期夕卡岩的形成可能涉及到高温岩浆流体过程,而在成矿过程中,以热液流体为主,至少发生了两次构造减压沸腾作用。第一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112MPa,流体温度主要介于430~465℃之间,盐度介于7.9%~53.7%(NaCl eq.)之间,结果生成大量石英和磁铁矿;第二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83.6MPa,流体温度集中在340~389℃之间,盐度介于6.6%~52.1oA(NaCl eq.)之间。在成矿近于结束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形成了少量低温、低盐度流体。此外,保存在石英斑晶和早期夕卡岩矿物中的高温岩浆流体也曾发生沸腾作用。沸腾作用对冬瓜山铜矿床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今天,在全世界的海运航线上活跃着7000多艘装运石油、成品油及其衍生物的船舶。这种其貌不扬的钢铁建筑物运送着占世界海运量40%以上的货物。由于石油的主要产地在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印度尼西亚,而主要消费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所以当今的世界需要有一支可靠的油轮船队。  相似文献   
73.
74.
黄金洞金矿为湖南四大金矿之一。以往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成因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变质热液矿床和远源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从地应力场角度,提出成矿地质作用过程中初始聚源区形成的观点。矿床成因暂定名为构造聚源-渗流地下水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5.
黄土中稀土元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REE oxides in loess are estimated to amount to about 200 ppm.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loess and its clay frac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f Ce family.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loess in the middle Huanghe (Yellow River) Valley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sands from the Tengeli desert, probably indicat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ir material sources.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the elay fractions of Malan loess everywhere in the middle Huanghe Valley, indicating the homogeneity in their composition. Close to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earth‘s crust,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loees and its clay fraction are similar to that of sedimentary rocks (e.g., North American shales), bu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rondrites. It seems to show that large amounts of loessic material were transported from the provenance by moving water into sedimentarysy stems after it had been separated from its precursor, and then transported by wind to where it is now distributed.  相似文献   
76.
社会地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逊  银剑钊 《地质论评》1997,43(1):64-68
本文作者提出了社会地质学的新理论,社会地质学既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又是地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地质学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物,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社会地质学将密切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这3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77.
社会地质学是由本文作者提出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同时也是地球科学、社会学和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社会地质学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所普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evolution of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in the Luoyixi (罗依溪) Section, a candidate of the 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section and Point (GSSP), defining the base of the as-yet-undefined seventh stage of Cambrian System at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cosmopolitan agnostoid Lejopyge laevigata. This level is favored in a vote of International Subcommission on Cambrian Stratigraphy (ISCS) as the biohorizon for defining the base of a global stage. Two hundred and sixty-four samples fo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carbonate successions at an interval of 0.25 to 0.5 m in this section. Results of the carbon isotope data exhibit a remarkable disciplinarian trend. The pattern of the carbon isotope evolution is gently undulant with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during the underlying Drumian Stage, and then the values of δ13C fluctuate sharply with a short period in provisional seventh stage. The onset of sharp fluctuation in the δ13C values begins at the proposed GSSP level, defining the base of the global seventh stage, where δ13C values change from a gentle trend to a sharp trend. Distinct covariant-relationships among δ13C, δ13O, and sea level fluctuations suggest that a warming change in paleoclimate took place during the early global seventh stage, which led to a positive shift in δ13C values.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陕甘宁盆地部分地区的自然电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述了盆地含油气藏自然电场结构特征,并对影响自然电场的因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0.
应用中巴资源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常规资料、野外考察等手段,采用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分类技术,进行了贵溪市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分布和森林植被等环境资源遥感解译。在通用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GPS采样数据参与到各类资源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和分类中,并留出样本做精度检验,提高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的客观性和效率。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气候考察资料和贵溪所处武夷山区17年的垂直气候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12种气候要素和资源随海拔高度变化模型。应用1:25万数字化地理数据,经三角网插值,生成20 m网格精度的数字高程图(DEM),通过地学模型,将气候要素(资源)计算到同样的网格点上。最后,应用GIS中栅格图层的空间分析方法,将环境资源遥感解译结果、气候资源、区划指标等计算到20 m分辨率的网格点上,应用逻辑算子进行气候分区判断,得到了优质双季晚稻适宜播种期等7种作物的综合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