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主要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建库工作的具体流程,结合现实工作状况,讨论了在已有条件下应如何有效并迅速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调查确权工作的方法。与此同时,对在数据库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用地需求呈刚性增长,在国家严控土地闸门的情形下,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管理战线的前沿阵地,也是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交锋的另一战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科学分析当前执法监察工作中所面临的新形势,冷静面对新问题,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大胆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北京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出现郊区化,其住宅郊区化特点尤为突出。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的驱动力与西方城市的郊区化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相似之处是:都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以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和城市规划的引导; 不同之处在于北京的住宅郊区化是一种被动的郊区化,居民本身并不想离开市区,但是旧城改造与市区内高昂的房价迫使居民不得不到郊区购房。随着住宅郊区化的大规模发展,北京也出现了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问题,这种空间错位虽然与美国郊区化过程中空间错位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出现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分离,造成低收入阶层通勤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增加,导致交通拥挤、社会隔离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经济区划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辉  彭萍 《地理科学》2008,28(2):169-172
根据江西省11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基于国内生产总产值GDP、人口规模及空间距离等因素,运用引力模型和0~1整数规划模型对江西省进行经济区划,区划结果表明,江西省可划分为4大经济区。同时就各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湖泊在地表水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高海拔地区之一,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地表水资源及其变化对高原本身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构成高原地表水资源的各个组分,如冰川、湖泊、河流、降水等水体的相变及其转化却鲜为人知.湖泊是青藏高原地表水体相变和水循环的关键环节.湖泊面积、水位和水量对西风和印度季风的降水变化非常敏感,但湖泊面积和水量变化在不同区域和时段的响应也不尽相同.湖泊水温对气候变暖具有明显响应,湖泊水温和水下温跃层深度的变化能够对水—气的热量交换具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了区域蒸发和降水等水循环过程.由于湖泊水量增加,高原中部色林错地区湖泊盐度自1970s以来普遍下降.根据60多个湖泊实地监测建立的遥感反演模型研究发现,2000—2019年湖泊透明度普遍升高.对不同补给类型的大湖水量平衡监测发现,影响湖泊变化的气象和水文要素具有较大差异.在目前的暖湿气候条件下,青藏高原的湖泊将会持续扩张.为了深入认识湖泊变化在青藏高原区域水循环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湖泊水量赋存及连续的时间序列变化,需要深入了解湖泊理化参数变化及对湖泊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影响,需要更多来自大湖流域的综合连续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废弃矿山变身休闲旅游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弃矿山,过去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为无用之物。然而,经过重新开发建设,甚至只需要简单的投入改造,无用的矿山可以旧貌换新颜,成为各种有用的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甚至观赏。桐庐县的瑶琳镇沈村废弃矿山就正在经历这么一个“换颜”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具有已知对称非负定协方差阵的一般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比较回归系数和参数线性可估函数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方差的大小,给出了一个随机效应模型至少与另一个随机效应模型一样好的定义,并在可估空间的子空间上对两个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利用矩阵的广义逆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一个随机效应模型至少与另一个随机效应模型一样好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统计建模过程中模型选择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